高中常見吸熱反應?常見吸熱反應類型 (1) ①幾個常見的反應,如:2NH4Cl(s)+Ba(OH)2·8H2O(s)=BaCl2+2NH3↑+10H2O C+H2O(g)=(高溫)CO+H2 C(s)+CO2(g)=(高溫)2CO I2+H2=2HI(此反應為可逆反應,那么,高中常見吸熱反應?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常見的吸熱反應類型:
(1)大多數分解反應:
CaCO?=(高溫)CaO+CO?↑
CuSO?·5H?O=CuSO?+5H?O
(2)鹽水解反應
(3)電離
(4)少數化合反應
C(s)+CO?(g)=(高溫)2CO
I?+H?=2HI(此反應為可逆反應,因為生成的碘化氫不穩定)
(5)其它:
C+H?O(g)=(高溫)CO+H?
放熱反應:①可燃物的燃燒;②酸堿中和反應;③大多數化合反應;④金屬跟酸的置換反應;⑤物質的緩慢氧化等。吸熱反應:①大多數分解反應;②鹽的水解和弱電解質的電離;③Ba(OH)2.8H2O與NH4Cl反應;④碳和水蒸氣、C和CO2的反應等。
中和反應的反應熱:
酸堿中和反應所放出的熱量
中和熱:
在稀溶液中,酸和堿發生中和反應生成1 mol水時的放出的熱量
中和熱數值大小與反應物量多少無關
焓:物質本身所具有的能量用焓來表示
符號:H
焓變△H=H 生成物-H反應物
?H<0時,為放熱反應
?H>0時,為吸熱反應
影響焓及焓變大小的因素
1、不同物質,H不同, △H也不同
2、同一物質,物質的量越大,H也越大, △H也越大
3、同一物質,H(氣)> H(液)> H(固)
焓變與反應熱的不同:
△H大小要看符號,Q的大小不看符號
吸熱反應:
①大多數分解反應;
②鹽的水解和弱電解質的電離;
③Ba(OH)?·8H?O與氯化銨反應;
④碳和水蒸氣、C和CO?的反應等。
不是需要加熱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燃燒大多數要“點燃”,都是放熱反應。吸熱反應就是在化學變化中,需要不斷吸收大量熱量的反應。不是所有需要使用催化劑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
擴展資料
化學反應放熱或吸熱的判斷
1、根據具體化學反應實例判斷
(1)常見的放熱反應:所有可燃物的燃燒、所有金屬與酸的反應、所有中和反應、絕大多數化合反應、少數分解反應、多數置換反應、某些復分解反應,具體見上述歸納。
(2)常見的吸熱反應:極個別的化合反應(CO?和C的反應)、絕大多數的分解反應、少數置換反應[C+H?O(g)、Fe+H?O(g)]、某些復分解反應(銨鹽與強堿的反應)。
2、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相對穩定性判斷:由穩定的物質生成不穩定的物質的反應為吸熱反應,反之為釋放能量的反應。
3、根據反應條件判斷,凡是持續加熱才能進行的反應一般就是吸熱反應,反之,一般為釋放能量的反應。
4、根據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判斷,若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反應時釋放能量,否則吸收能量。
化學上把吸收熱量的化學反應叫做吸熱反應,吸熱反應則常表現為反應體系溫度的降低,或者必須持續供給必要的熱量反應才能持續進行。
吸熱反應有:
1、銨鹽與堿反應;
2、水解反應;
3、弱電解質的電離;
4、鹽類的水解;
5、碳和水蒸氣;
6、C和CO2的反應。
吸熱反應是指在反應中吸收熱量的反應。在化學反應中,吸熱反應可以是吸收外界熱量使反應物發生化學變化,也可以是吸收熱量使反應物分子中的鍵變弱,從而使反應物發生解離或分解。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吸熱反應。
溶解反應:當某些物質溶解在水中時,會吸收熱量,使溶液的溫度下降。這是因為溶解過程中,溶質與溶劑之間的相互作用力需要克服,從而吸收熱量。例如,將氯化銨溶解在水中時,溶解過程吸收熱量,使溶液的溫度降低。
化學反應:某些化學反應需要吸收熱量才能發生。這種反應被稱為吸熱反應。例如,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的中和反應就是吸熱反應。在中和反應中,酸和堿的反應會釋放熱量,而鹽和水的生成會吸收熱量。
蒸發反應:當液體蒸發時,液體的分子從液相轉變為氣相,這個過程需要吸收熱量,稱為蒸發熱。蒸發熱是液體分子克服表面張力進入氣相的能量。例如,水的蒸發就是一種吸熱反應,當水蒸發時,會吸收熱量。
溶解固體反應:某些固體物質在溶解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例如,將氯化銨固體溶解在水中時,會吸收熱量。溶解過程中,氯化銨晶體的離子要與水分子形成氫鍵和離子-溶劑相互作用力,這些作用力需要克服,從而吸收熱量。
同位素分離反應:同位素分離反應是指利用同位素的質量差異進行分離的化學反應。
以上就是高中常見吸熱反應的全部內容,吸熱反應:①大多數分解反應;②鹽的水解和弱電解質的電離;③Ba(OH)?·8H?O與氯化銨反應;④碳和水蒸氣、C和CO?的反應等。不是需要加熱的反應都是吸熱反應,燃燒大多數要“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