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要使語文研究性學習得以順利進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知識層次,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擬定一些具有探討性和可行性的專題供學生研究。寬泛的課題,會讓學生難以駕馭,不易操作;同時也會讓學生覺得研究的內容高不可攀,產生畏懼心理,失去研究的信心。因此,活動之初,課題的范圍要力求小,那么,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關于對研究性學習思考
研究性學習"有廣義和狹義的兩種理解。廣義的理解,它泛指學生探究問題的學習。狹義的理解,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教育部采用的是狹義上的"研究性學習"概念,并已將這一學習活動與社會服務和社會實踐、勞動技術教育一起作為綜合實踐活動列入課程。
作為上海市中小學課程教材第二期工程中構建的新型課程--"研究型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稱為"探究型課程"),是指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以個人或小組為單位,通過提出問題、材料收集、信息處理、實驗比較、解決問題的方式,開展學習活動的嶄新課程。其內涵與教育部采用的"研究性學習"概念完全一致。
本文是在狹義上使用"研究性學習"概念的。
一、關于"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目標問題"研究性學習"的目標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試行)》中列出了六條,即"1.獲得親身參與探究探索的體驗;2.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學會分享與合作;5.培養科學態度和科學道德;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這其中非常突出地強調情意目標,強調經驗、興趣、情感和意志的培養。
要使語文研究性學習得以順利進行,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結構,知識層次,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因素,擬定一些具有探討性和可行性的專題供學生研究。寬泛的課題,會讓學生難以駕馭,不易操作;同時也會讓學生覺得研究的內容高不可攀,產生畏懼心理,失去研究的信心。因此,活動之初,課題的范圍要力求小,要盡量做到“靠船下篙”,切忌好大喜全,好高騖遠。學生可以從課本內的一篇或幾篇文章的分析概括中,提出自己的看法,也可以綜合數冊課本相關內容,提出新的見解;既可以對某一作品內容作新的闡釋,也可以對某一文章或是一類文章的觀點,材料,推斷方法提出懷疑。當然,語文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并非僅僅囿于幾篇文章內容的提煉,所選課題可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其筆觸還可伸向文學,語言領域等更寬更廣的空間。語文自讀課本,一切與語文有關的讀本,這些課外讀本皆可成為篩選話題的依據。篩選課題,角度力求新穎。新穎的角度得出脫俗的觀點,而脫俗觀點的產生大多是采用逆向思維或發散思維的緣故。
語文研究性學習開題報告時間: 2006-03-09 09:57:06 | [<<] [>>] 課題名稱:提高語文素質的必由之路研究單位:2007級四班研究小組成員:第一小組:來日升等27人 第二小組:郭敏等29人第三小組:王海榮等24人指導老師:張亞龍研究時限:2004.9.1—2005.11.30課題確立的依據和現實意義:高中語文教學中存在著“少慢差費”的問題,很多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濃,無法享受母語帶來的快樂,這種無趣的現狀必須進行改革。要解決的問題和實現的目標:1. 興趣不濃,成績平淡2. 頭腦空空,讀書太少3. 知識貧乏,怕寫作文。改進語文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語文興趣,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研究資料來源:圖書 調查研究方法:討論檢查社會調查結題形式:論文(作者:張亞龍)實施要點:一是堅持背誦名家名篇,一學期檢查兩次。二是堅持課外閱讀,一周一篇美文,一學期一部名著。三是堅持寫日記,一學期檢查兩次。課題的內涵:一.堅持背誦名家名篇:背誦已經引起了語文界許多專家的重視。不會背誦或不愿背誦在許多高中生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其結果反映到作文上是詞匯貧乏,語言干巴枯澀,學生腔嚴重。
《普通高中“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以下簡稱“指南”):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生活中選擇和確定專題進行研究,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
☆“研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去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學習方式。
這個表述包含了以下幾層含義。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表明了學習活動中的師生關系。⑴研究性學習是在學校教育和集體教學的環境中進行的。它有別于個人在自學過程中自發的、個體的探究活動。⑵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需要的是指導或幫助,不僅僅是傳授或教導。教師的主要職責是創設一種有利于研究性學習的情景和途徑。
“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表明了學習的基本形式。科學研究的本質是人類對未知世界的探究,在這種探究活動中,人們通過假設、想象、實證、邏輯等方式方法來認識世界、追求真理。在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學習者將模擬科學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過程,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如通過討論、課題研究、方案設計、模擬體驗、實驗操作、社會調查等各種形式,探究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現象和問題。中小學生的研究從研究過程說,大多并不具備嚴格意義上科學研究的嚴謹性和規范性,從研究結果看,一般是已有科學研究成果的“再發現”。
一、語文研究性學習課題(1)文言文虛詞研究 (2)現代漢語字詞音、形、義研究(3)蘇軾生平事跡研究 (4)標點符號研究(5)如何解讀賞析外國小說 (6)《史記》人物列傳研究(7)追溯詩歌的源頭——《詩經》藝術探究(8)我眼中的孔子(老子、莊子、孟子……)(9)交際中的語言藝術 (10)宋朝豪放派詞風的研討(11)追尋在(某地)留下足跡的文化名人(12)寓言對生活的啟迪 (13)古希臘神話研讀(14)《三國》人物性格探析 (15)現代流行語言的背后(16)高考滿分作文研究 (17)《紅樓夢》研究(18)廣告語的修辭分析 (19)民俗文化研究二、數學研究性學習課題(1)函數主線在各章節是如何體現的(2)我市主要十字路口人行道寬度的科學設計(3)超市中的數字問題 (4)生活中的數學——貸款決策問題(5)向量在中學中的應用問題 (6)商品促銷中的打折與分期付款問題(7)三角函數的應用問題 (8)存款方式與收益研究(9)用向量方法解決數學問題 (10)中國數學發展史——宋元數學(11)函數y=ax+b/x的性質研究(12)登高望遠——數學中的測量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三、英語研究性學習課題(1)商品名稱中的英文與漢譯方法探究(2)中學生英語水平提高幅度與英文歌曲聽唱之間的關系調查(3)中西文化差異探討 (4)中英美人之間的交際習慣(5)性格與英語學習 (6)飲食行業的英語規范(7)趣味英語收集 (8)旅游景區的標識英語(9)西方國家節日談趣 (10)興趣愛好與學習英語之間的聯系(11)英語口語訓練 (12)說英語國家的不同問候方式(13)英語中的顏色與心情 (14)英語中的動物習語(15)(某地)居民日常生活中英語使用情況與下一代英語啟蒙教育的關系(16)高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困難與解放方法的研究四、物理研究性學習課題(1)溫室效應的產生與影響 (2)物理與能源開發(3)防盜門的防盜原理 (4)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5)雞蛋身上的物理學 (6)學校周圍噪聲的防治(7)宇航生活與航天飛機 (8)物理學的進步對社會發展的貢獻五、生化研究性學習課題(1)當前世界能源狀況的調查分析 (2)(某地)環境污染及物種保護(3)影響現代社會生活質量的重要生化物質(4)新型建筑材料的開發利用 (5)家庭水果釀酒可行性研究(6)廢棄定影液回收的方案設計 (7)高中學生生物學習狀況調查(8)碘與人類健康 (9)生活垃圾的處理和回收利用(10)(某地)自來水廠凈化流程的參觀調查六、政治研究性學習課題(1)各超市物品的價格調研 (2)本市假貨現象調查(3)本地某企業經營狀況調查 (4)(某地)工業廢水污染情況調查(5)調查(某地)某企業的分配制度對企業發展的影響(6)學生消費狀況的調查研究 (7)對(某地)就業狀況的調查七、歷史研究性學習課題(1)對日索賠問題研究 (2)東海及釣魚島問題研究(3)(某地)歷史遺存研究 (4)西藏問題研究(5)抗美援朝出兵利弊問題研究 (6)臺灣問題及中國對臺政策(7)世貿中心為什么會遭飛機撞擊 (8)假如沒有希特勒,二戰會爆發嗎(9)中國足球為何難以沖出亞洲走向世界(10)新時期的創業精神 (11)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生活的變化(12)對李鴻章的再認識 (13)中國古代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的演變八、地理研究性學習課題(1)新聞聯播與“地理” (2)山谷風的形成(3)(某地)公交線路現狀與規劃設計(4)“三圈環流模型”制作(5)地球溫室效應會不會導致海平面的持續上升(6)(某地)旅游景點的開發 (7)自然帶與旅游特色(8)城市功能分區 (9)地域氣候變化的“蝴蝶效應”(10)調查家族人口的增長和遷移 (11)月相變化觀測(12)讀(某地)地圖和照片研究(某地)的變化(13)我的一日生活與自然資源 (14)火山模型的制作(15)利用GIS信息技術制作(某地)人口分布特征圖(16)(某地)水資源利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17)中國民族服飾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研究(18)(某地)人口分布與學校的布局九、體育研究性學習課題(1)從CBA到NBA,姚明的價值在哪里?(2)(某地)市民健身鍛煉方式調查 (3)身體健康與心理健康(4)籃球運球急停跳投技術在綜合技術中的實踐運用(5)利用體育游戲豐富課余生活方法與策略研究(6)體育鍛煉與學習效率的關系程度的探討十、藝術欣賞研究性學習課題(1)創作心中理想的(某地、某主題)歌曲歌詞(2)探討中西方(或傳統與流行)音樂的差異謝謝采納 追問: 大哥,你那里拷貝的吧? 回答:我正在寫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的全部內容,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課題參考題目1、閑情散文探討2、現代政治家演說藝術賞析3、交際口語收集的研究4、對聯欣賞與寫作5、酒與酒文化的研究6、達城方言的研究7、王維的詩與趣的研究8、三國智慧的啟示9、毛澤東詩詞的研究10、詩詞雅韻11、怎樣評價林黛玉與薛寶釵12、三十六計的實際運用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