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電磁學公式?高中物理電磁學公式有如下:一、庫侖定律:F=kQq/r2;二、電場強度:E=F/q 三、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四、勻強電場:E=U/d 五、電場中:F=Eq=kq1q2/r2 U=Ed W=Uq=Eqd 六、那么,高中電磁學公式?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電磁學有哪些公式
庫侖定律漏御:F=kQq/返尺巖困帆r2
電場強度:E=F/q
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
勻強電場:E=U/d
電場中:F=Eq=kq1q2/r2 U=Ed W=Uq=Eqd
磁場中:F=QBv=BIL I=Q/t
高中物理電磁學公式如下:
庫侖定律:F=kQq/r2
電場強度:E=F/q
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
勻強電場:E=U/d
電勢能數型:E? =qφ
電勢差:U? ?=φ?-φ?
靜電力做功:W??=qU??
電容定義式:C=Q/U
電容:C=εS/4πkd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
加速勻強電場:1/2*mv2 =qU
v2 =2qU/m
偏轉勻強電場
運動時間:t=x/v?
垂直加速度:a=qU/md
垂直位移:y=1/2*at? =1/2*(qU/md)*(x/v?)2
偏轉角:θ=v⊥/v?=qUx/md(v?)2
微觀電流:I=nesv
電源非靜電力做功:W=εq
歐姆定律:薯穗猜I=U/R
串聯電路
電流:I? =I? =I? = ……
電壓:U =U? +U? +U? + ……
并聯電路
電壓:U?=U?=U?= ……
電流:I =I?+I?+I?+ ……
電阻串聯:R =R?+R?+R?+ ……
電阻并聯:1/R =1/R?+1/R?+1/R?+ ……
焦耳定律:Q=I2 Rt
P=I2 R
P=U2 /R
電功率:W=UIt
電功:P=UI
電阻定律:R=ρl/S
全電路歐姆定律:ε=I(R+r)
ε=U外+U內
安培力:F=ILBsinθ
磁通量:Φ=BS
電磁感應
感應電動勢:E=nΔΦ/Δt
導線切割磁感線:ΔS=lvΔt
E=Blv*sinθ
感生電動勢:E=LΔI/Δt
電磁學簡介
電磁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起源于近代。
庫侖定律:F=kQq/r2
電場強度:E=F/q
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
勻強電場:E=U/d
電勢能:E? =qφ
電勢差:U? ?=φ?-φ?
靜電力做功:W??=qU??
電容定義式:C=Q/U
電容:C=εS/4πkd
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
加速勻強電場:1/2*mv2 =qU
v2 =2qU/m
偏轉勻強電場:
運動時間:t=x/v?
垂直加速度:a=qU/md
垂直位移:y=1/2*at? =1/2*(qU/md)*(x/v?)2
偏轉角:θ=v⊥/v?=qUx/md(v?)2
微觀電流:I=nesv
電源非靜電力做功:W=εq
歐姆定律:I=U/R
串聯電路
電流:I? =I? =I? = ……
電壓:U =U? +U? +U? + ……
并聯電路
電壓:U?=U?=U?= ……
電流:I =I?+I?+I?+ ……
電阻串聯:R =R?+R?+R?+ ……
電阻并聯:1/R =1/R?+1/R?+1/R?+ ……
焦耳定律:Q=I2 Rt
P=I2 R
P=U2 /R
電功率:W=UIt
電功:P=UI
電阻定律:R=ρl/S
全電路歐姆定律:ε=I(R+r)
ε=U外+U內
安培力:F=ILBsinθ
磁通量:Φ=BS
電磁感應
感應電動勢:E=nΔΦ/Δt
導線切割磁感線:ΔS=lvΔt
E=Blv*sinθ
感生電動勢:E=LΔI/Δt
高轎脊鄭中物理電磁學公式總整理
電子電量為 庫侖(Coul),1Coul= 電子電量。
庫侖定律:F=kQq/r^2;
電場強度:E=F/q
點電荷電場強度:E=kQ/r2
勻強電場:E=U/d
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電勢差備液納:Uab=Wab/q
靜電力做功: W=qU,U為電荷運動的初、末位置電場的電勢差,q為電荷的電量。
電容定義式:C=Q/U
電容:C=εS/4πkd
帶仿沒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
加速勻強電場:1/2*mv^2; =qU或者v^2 =2qU/m
偏轉勻強電場:
運動時間:t=x/v
垂直加速度:a=qU/md
垂直位移:y=1/2*at^2 =1/2*(qU/md)*(x/v//)^2
偏轉角:θ=v⊥/v//=qUx/md(v//)^2
微觀電流:I=nesv
歐姆定律:I=U/R
電阻串聯:R =R?+R?+R?+ ……
電阻并聯:1/R =1/R?+1/R?+1/R?+ ……
焦耳定律:Q=I² Rt
P=I² R
P=U² /R
電功:W=UIt
電功率:P=UI
電阻定律:R=ρl/S
全電路歐姆定律:ε=I(R+r)
ε=U外+U內
安培力:F=ILBsinθ
洛倫茲力:f=qvB
磁通量:Φ=BS
電磁感應
感生電動勢:E=nΔΦ/Δt
動生電動勢:E=Blv*sinθ
高中物理電磁學公式總整理
電子電量為 庫侖(Coul),1C= 電子電量。
十、電場
1.兩種電荷、電荷守恒定律、元電荷:(e=1.60×10-19C);帶電體電荷量等于元電荷的整數倍
2.庫侖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點電荷間的作用力(N),k:靜電力常量k=9.0×109N?m2/C2,Q1、Q2:兩點電荷的電量(C),r:兩點電荷間的距離(m),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3.電場強度:E=F/q(定義式、計算式){E:電場強度(N/C),是矢量(鏈啟電場的疊加原理),q:檢驗電荷的電量(C)}
4.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kQ/r2 {r:源電荷到該位置的距離(m),Q:源電荷的電量}
5.勻強電場的場強E=UAB/d {UAB:AB兩點間的電壓(V),d:AB兩點在場強方向的距離(m)}
6.電場力:F=qE {F:電場力(N),q:受到電場力的電荷的電量(C),E:電場強度(N/C)}
7.電勢與電勢差:UAB=φA-φB,UAB=WAB/q=-ΔEAB/q
8.電場力做功:WAB=qUAB=Eqd{WAB:帶電體由A到B時電場力所做的功(J),q:帶電量(C),UAB:電場中A、B兩點間的電勢差(V)(電場力做功與路徑無關),E:勻強電場強度,d:兩點沿場強方向的距離(m)}
9.電勢能:EA=qφA {EA:帶電體在A點的電勢能(J),q:電量(C),φA:A點的電勢(V)}
10.電勢能的變化ΔEAB=EB-EA {帶電體在電場中從A位置到B位置時電勢能的差值}
11.電場力做功與電勢能變化ΔEAB=-WAB=-qUAB (電勢能的增量等于電場力做功的負值)
12.電容C=Q/U(定義式,計算式) {C:電容(F),Q:電量(C),U:電壓(兩極板電勢差)(V)}
13.平行板電容器的電容C=εS/4πkd(S:兩極板正對面積,d:兩極板間的垂直距離,ω:介電常數)
常見電容器〔見第二冊P111〕
14.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加速(Vo=0):W=ΔEK或qU=mVt2/2,Vt=(2qU/m)1/2
15.帶電粒子沿垂直電場方向以速度Vo進入勻強電場時的偏知畢轉(不考慮重力作用的情況下)
類平 垂直電場方向:勻速直線運動L=Vot(在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平行極板中:E=U/d)
拋運動 平行電場方向: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d=at2/2,a=F/m=qE/m
注:
(1)兩個完全相同的帶電金屬小球接觸時,電量分配規律:原帶異種電荷的先中和后平分,原帶同種電荷的總量平分;
(2)電場線從正電荷出發終止于負電荷,電場線不相交,切線方向為場強方向,電場線密處場強大,順著電場線電勢越來越低,電場線與等勢線垂直;
(3)常見電場的電場線分布要求熟記〔見圖[第二冊P98];
(4)電場強度(矢量)與電勢(標量)均由電場本身決定,而電場力與電勢能還與帶電體帶的電量多少和電荷正負有關;
(5)處于靜電平衡導體是個等勢體,表面是個等勢面,導體外表面附近的電場線垂直于導體表面,導體內部合場強為零,導體內部沒有凈電荷,凈電荷只分布于導體外表面;
(6)電容單位換算:1F=106μF=1012PF;
(7)電子伏(eV)是能量的單位,1eV=1.60×10-19J;
(8)其它相關內容:靜電屏蔽〔見第二冊P101〕/示波管、示波器及其應用〔見第二冊P114〕等勢面〔見第二冊P105〕。
以上就是高中電磁學公式的全部內容,力學公式1、重力:G = mg (g隨高度、緯度、地質結構而變化;在高度變化不大時,常看作恒量.)2、胡克定律: F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倔強系數,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