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聽課記錄20篇?高中語文聽課記錄 篇1 一、導入: 閉上眼睛聽雷雨的聲音,引出課題 二、預習: 自己讀讀課文,那幾段是寫雷雨前、雷雨時、雷雨后的? (教師的語言很簡潔明了,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的任務。) 三、檢查預習: 1-34-67-8 讀了課文,你明白是一場怎樣的雨? 四、那么,高中語文聽課記錄20篇?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 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看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樹?(松樹)教“松”(song)。領讀。
2、板書課題:小松樹和大松樹 指出“松”是平舌音,“樹”是翹舌音。指名讀課題,領讀課題。
3、從“小松樹和大松樹”這個題目上,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
(1) 小松樹和大松樹在什么地方?
(2)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啊?
(3)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呀?
二、 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
要求:
(1) 畫出生字詞,圈出生字,自由拼讀,讀準字音,理解生字詞的意思。
(2) 標出自然段的序號,想想各段的主要內容。
學生自由讀,互相交流。
2、檢查自讀情況。
(1) 出示帶有生字的詞語。指名認讀,結合實際正音,齊讀生字詞。
(2) 課文中的詞語,估計學生都能理解,可采取下列辦法解決有關詞語:
指名回答:低頭(動作表示) 聽(動作) 摸(動作) 回答(聯系課堂提問與學生的回答)
《蘑菇該獎給誰》一課中,哪個詞的意思和“慚愧”一樣?(難為情)
(3) 觀察生字特點,想出記住生字的方法。小組內交流。
我是理科生,在我剛進高中的時候,發現把時間花在數理化生這幾門課上,只要付出一些時間,就能做一部分題目。于是心中就會有滿滿的成就感,導致對數理化就越寫越想寫。因為碰到的題都會。可是語文作業覺的即使花費了很多時間,收到效果卻甚微。從此就對語文失去了信心,在上語文課時也不想聽課了。而語文作業也荒廢了一大片。(開始,我的語文成績就是這樣廢掉的)后來通過多次悲痛而又殘酷的大考,終于,我覺悟了,我一定要提高語文成績。(現在,我的語文分數穩定在110分以上了。要知道,以前語文都沒上過三位數~~~)
接下來,我來傳授秘籍啦。
1,提高對語文的重視。
a.不學好語文,還是不是中國人了!
b.語文是主科,
c.語文在高考有150分。
(好吧,如果以上都提不起你對語文的重視,那就看下一條)
每次月考成績發現自己的語文分數比別人差了20多分,這下,你應該坐不住了吧。(我就是通過這一條,提高了對語文的重視的)
2激發你對語文的重視后,就是對語文興趣的培養了。
首先,我告訴自己語文的重視性,要求自己一定要重視課堂。所以剛開始的時候,我強迫自己上語文課時,積極舉手發言,盡管剛開始很艱難,可后來還是一次次堅持下去了。為了上課發言不被同學嘲笑,我就不得不做好課前預習了。
高中語文刷題能夠幫助學生提高語文成績,但是提升成績的效果有限。語文學科重在積累,需要長期的積累和堅持不懈的練習。做題只是幫助學生總結答題的思路和格式,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在語文學習中,尤其是在高中階段,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思維能力。語文考試更多地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而不是單純的記憶力和應試技巧。因此,刷題只是一種輔助性的學習方法,不能替代真正的閱讀、思考和寫作練習。
此外,刷題也不能完全代替日常的積累和閱讀。語文學習需要大量的閱讀、思考和寫作練習,只有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積累,才能真正提高語文能力。因此,學生應該在日常學習中注重積累、閱讀和寫作練習,而不是僅僅依靠刷題來提高成績。
語文提分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懂方法的話,題也答的滿滿的就是不給分,滿滿的就沒信心了。語文學習字詞就是背誦積累這個一般小學初中基礎不錯的都積累個差不多了,而且字詞在高考占分很少。高中一般還是閱讀理解題失分,答題格式不會,或者知道答題格式分不清題。需要把閱讀理解這塊好好抓下,孩子語文成績好自然就愛學語文了。主要孩子程度和薄弱點
也不太了解,給你發幾個題型解讀,你看看能不能對孩子有幫助。
經常能看到知乎上有人提問,“高中語文刷題能不能提高成績?”
別小看這個問題,關注的人超過18000,被瀏覽的人數竟然還破千萬,可見關注度之廣、之重。
?
那這個問題究竟是“能”還是“不能”呢?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
一味猛刷題提高不了語文成績,
但并不是刷題就沒用!
一味猛刷題,是提高不了語文成績的。因為語文是唯一一門不能通過刷題來提高成績的科目。
細心的同學想必也能發現,自2016年開始,高考語文就“大改革”,更側重語文思維、培養語文情感,理解語文要考的意義。
重點是,高考真題每年都有自主創新的地方,如2020年高考,融入當下時代背景的突發事件(如疫情)。
所以,刷題是死的,而真正做題時卻是“活”的。即使刷上幾萬題、十萬題,又有多大幫助呢?
尤其對于大多數偏愛理科的學生來說,學習語文無疑更是痛苦的!刷再多的題都沒啥感覺。
其實,學習語文不像學習理科那般,多背公式、多做題就能練出手感。對于語文來說,一味做題,效果并不明顯,但也絕非完全沒有好處。
重點是,你得先搞懂做題的意義在哪,別一股腦發熱就悶聲不響埋在題海里六七個小時。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都強調的,做題不在“多”,在“懂”。
必須理解出題者的意圖究竟是什么,這樣才能更好去理解文章所傳達的真正內容和給予更準確的答案。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聽課記錄20篇的全部內容,1、看插圖,問:圖上畫的.是什么樹?(松樹)教“松”(song)。領讀。2、板書課題:小松樹和大松樹 指出“松”是平舌音,“樹”是翹舌音。指名讀課題,領讀課題。3、從“小松樹和大松樹”這個題目上,你們想提出哪些問題?(1) 小松樹和大松樹在什么地方?(2) 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