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公式總結?公式:F=G(Mm/r^2),其中G為萬有引力常數(shù),M和m為兩個物體的質量,r為兩物體間的距離。動量定理與動量守恒定律 動量定理:物體動量的變化等于作用在物體上所有外力的沖量之和。公式:Ft=Δp。動量守恒定律:在沒有外力作用或外力作用可以忽略的情況下,一個封閉系統(tǒng)中物體動量的總和保持不變。那么,高三物理公式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質點的運動------直線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豎直上拋運動
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論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拋出點算起)
5.往返時間t=2Vo/g (從拋出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二、質點的運動----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tǒng)/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高中物理與實際生活聯(lián)系緊密,力學是高中物理探索的重中之重,然而高中物理又有許多常用的力學公式,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三物理力學公式大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物理力學公式大全
1.牛頓第一運動定律(慣性定律):物體具有慣性,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或靜止狀態(tài),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變這種狀態(tài)為止
2.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決定,與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頓第三運動定律:F=-F′{負號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對方,平衡力與作用力反作用力區(qū)別,實際應用:反沖運動}
4.共點力的平衡:F合=0,推廣 {正交分解法、三力匯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
6.牛頓運動定律的適用條件:適用于解決低速運動問題,適用于宏觀物體,不適用于處理高速問題,不適用于微觀粒子。
注:平衡狀態(tài)是指物體處于靜止或勻速直線狀態(tài),或者是勻速轉動。
7.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同向:F=F1+F2, 反向:F=F1-F2 (F1>F2)
8.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 F1⊥F2時:F=(F12+F22)1/2
9.合力大小范圍:|F1-F2|≤F≤|F1+F2|
10.力的正交分解:Fx=Fcosβ,F(xiàn)y=Fsinβ(β為合力與x軸之間的夾角tgβ=Fy/Fx)
注:(1)力(矢量)的合成與分解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
(2)合力與分力的關系是等效替代關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圖法求解,此時要選擇標度,嚴格作圖;
(4)F1與F2的值一定時,F1與F2的夾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線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線取正方向,用正負號表示力的方向,化簡為代數(shù)運算。
高中物理知識點公式歸納總結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力學部分:
牛頓第二定律:F=ma,其中F是物體所受的合力,m是物體的質量,a是物體的加速度。這個公式描述了力與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之間的關系。
萬有引力定律:F=G,其中F是兩個物體之間的萬有引力,G是萬有引力常數(shù),M和m分別是兩個物體的質量,r是兩個物體之間的距離。
動量定理:Ft=Δp,其中F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t是力的作用時間,Δp是物體動量的變化量。這個定理描述了力與物體動量變化之間的關系。
電磁學部分:
歐姆定律:I=U/R,其中I是電流,U是電壓,R是電阻。這個定律描述了電流、電壓和電阻之間的關系。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dΦ/dt,其中E是感應電動勢,Φ是磁通量,t是時間。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知識結構圖復習指南:
一、物理公式匯總
高中物理公式繁多,但掌握它們對于解題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核心的、涵蓋必修1至選修5的高中物理公式:
運動學公式:速度公式v=s/t,加速度公式a=/t,位移公式s=v0t+at2等。
力學公式:牛頓第二定律F=ma,重力公式G=mg,動量定理Ft=mv?mv?等。
電磁學公式:庫侖定律F=kQq/r2,歐姆定律I=U/R,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nΔΦ/Δt等。
熱學公式:熱力學第一定律ΔU=Q+W,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nRT等。
光學公式:光的折射定律n?sinθ?=n?sinθ?,光的干涉和衍射公式等。
二、知識結構圖
知識結構圖有助于梳理和記憶物理知識,以下是15張精華知識結構圖的簡要概述:
力學知識結構圖:包括力的合成與分解、牛頓運動定律、動量守恒與機械能守恒等內容。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及知識結構圖
高中物理的學習過程中,公式是連接知識和題目的重要橋梁。熟練掌握這些公式,對于解決物理問題至關重要。以下為同學們整理了高中物理公式全匯總(必修1~選修5),并附帶了精華知識結構圖,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一、高中物理公式大全
運動學公式
勻變速直線運動
速度公式:v = v? + at
位移公式:x = v?t + 0.5at2
速度位移公式:v2 = v?2 + 2ax
自由落體運動
位移公式:h = 0.5gt2
末速度公式:v = gt
力學公式
牛頓第二定律:F = ma
萬有引力定律:F = Gm?m?/r2
動量定理:Ft = mv? - mv?
動量守恒定律:m?v? + m?v? = m?v?' + m?v?'
機械能守恒定律:E? = E? 或 mgh? + 0.5mv?2 = mgh? + 0.5mv?2
電磁學公式
庫侖定律:F = kq?q?/r2
電場強度:E = F/q
歐姆定律:I = U/R
電阻定律:R = ρL/S
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E = nΔΦ/Δt
光學公式
光的折射定律:n?sinθ? = n?sinθ?
光的干涉條紋間距公式:Δx = Lλ/d
熱學公式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pV = nRT
熱力學第一定律:ΔU = Q + W
原子物理公式
質能方程:E = mc2
玻爾半徑:r? = n2a?
二、高中物理知識結構圖
以下是15張精華知識結構圖,涵蓋了高中物理的主要知識點,幫助同學們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
以上就是高三物理公式總結的全部內容,6、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二、自由落體運動 1、內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