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1. 離子鍵與共價鍵的比較:鍵型、成鍵方式、成鍵粒子、成鍵元素、極性共價鍵、非極性共價鍵。2. 電子式:離子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與共價鍵形成的物質的結構的不同點。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第一節 化學能與熱能 1. 化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反應物與生成物能量的相對大小決定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那么,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化學是理科學生的基礎學科,掌握知識點是提升成績的關鍵。為此,我們整理了高中化學必修二的知識點,以供參考學習。
第一單元關注原子核外電子排布與元素周期律。了解原子結構,掌握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規律,是學習化學的基礎。通過學習元素周期表,我們可以發現元素之間的周期性變化規律,這有助于我們理解元素的性質與反應。
第二單元涉及化學反應基本理論,包括反應速率、化學平衡、化學反應熱等。掌握這些理論,能夠幫助我們理解化學反應的動態過程,預測反應結果,為后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三單元側重于物質的化學性質與化學反應。通過學習物質的組成、結構和性質,我們能夠預測物質之間的反應,理解化學反應的實質。掌握這些知識,對于深入學習化學原理和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第四單元探討有機化學的基礎概念,包括有機化合物的結構、分類、性質以及簡單的有機反應。了解有機化學有助于我們理解生物分子的結構與功能,對于生物科學和應用化學領域有重要意義。
通過系統地學習和掌握高中化學必修二的知識點,學生能夠建立起扎實的化學基礎,為后續的化學學習和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學習過程中,關注元素周期表的規律,理解化學反應的基本原理,掌握物質的化學性質與有機化合物的基本知識,將有助于提高學習效率和成績。
今日為大家整理高中化學必修2知識點最全面匯總。
第一章 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結構
注意:原子質量數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原子序數等于核電荷數、質子數和原子核外電子數;熟記前20號元素的電子排布。
二、元素周期表
編排原則:按原子序數遞增排列;每層電子數相同排成一橫行;電子數相同排成一縱行;主族序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
三、化學鍵
化學鍵為原子間的強烈相互作用;離子鍵與共價鍵區別與比較。
四、化學反應與能量
一節化學能與熱能
化學反應總伴有能量變化,原因在于化學鍵的斷裂與形成;放熱與吸熱反應特點。
二節 化學能與電能
化學能轉化為電能方式;原電池工作原理、構成條件與電極反應。
第三章 有機化合物
絕大多數含碳化合物稱為有機化合物;烴的定義、分類與性質比較。
第四章 化學與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
一節 開發利用金屬礦物和海水資源
金屬礦物的開發利用與金屬冶煉方法;回收金屬的意義與實例。
二節 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海水資源組成與提取方法;海水淡化與海水提溴、提碘。
第五章 資源綜合利用與環境保護
煤與石油的組成與綜合利用;環境污染與綠色化學。
環境問題與大氣、水、土壤污染的防治;綠色化學的核心與目標。
第六章 環境污染熱點問題
酸雨、臭氧層破壞、全球變暖、光化學煙霧、白色污染、赤潮。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1
一、金屬礦物的開發利用
1、常見金屬的冶煉:①加熱分解法:②加熱還原法:鋁熱反應③電解法:電解氧化鋁
2、金屬活動順序與金屬冶煉的關系:
金屬活動性序表中,位置越靠后,越容易被還原,用一般的還原方法就能使金屬還原;金屬的位置越靠前,越難被還原,最活潑金屬只能用最強的還原手段來還原。(離子)
二、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
1、海水的組成:含八十多種元素。
其中,H、O、Cl、Na、K、Mg、Ca、S、C、F、B、Br、Sr等總量占99%以上,其余為微量元素;特點是總儲量大而濃度小
2、海水資源的利用:
(1)海水淡化:①蒸餾法;②電滲析法;③離子交換法;④反滲透法等。
(2)海水制鹽:利用濃縮、沉淀、過濾、結晶、重結晶等分離方法制備得到各種鹽。
三、環境保護與綠色化學
綠色化學理念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上減少和消除工業生產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又稱為“環境無害化學”、“環境友好化學”、“清潔化學”。
從環境觀點看:強調從源頭上消除污染。(從一開始就避免污染物的產生)
從經濟觀點看:它提倡合理利用資源和能源,降低生產成本。(盡可能提高原子利用率)
熱點:原子經濟性——反應物原子全部轉化為最終的期望產物,原子利用率為100%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2
1、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應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應CH4+Cl2(g)→CH3Cl+HCl
烷烴的通式:CnH2n+2n≤4為氣體、所有1-4個碳內的烴為氣體,都難溶于水,比水輕
碳原子數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結構相似,在分子組成上相差一個或若干個CH2原子團的物質互稱為同系物
同分異構體:具有同分異構現象的化合物互稱為同分異構
同素異形體:同種元素形成不同的單質
同位素:相同的質子數不同的中子數的同一類元素的原子
2、來自石油和煤的兩種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飽和的C=C雙鍵,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應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應CH2=CH2+Br2→CH2Br-CH2Br(先斷后接,變內接為外接)
加聚反應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難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長調節劑和果實的催熟劑,
乙烯的產量是衡量國家石油化工發展水平的標志
苯是一種無色、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機溶劑
苯的結構特點:苯分子中的碳碳鍵是介于單鍵和雙鍵之間的一種獨特的鍵
氧化反應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應溴代反應+Br2→-Br+HBr
硝化反應+HNO3→-NO2+H2O
加成反應+3H2→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 3
一、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
1、元素周期表的編排原則:
①按照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元素排成一個橫行——周期;
③把最外層電子數相同的元素按電子層數遞增的順序從上到下排成縱行——族
2、如何精確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數=電子層數;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
口訣:三短三長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記:三個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號和名稱
3、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判斷依據:
①元素金屬性強弱的判斷依據:
單質跟水或酸起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
元素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氫氧化物的堿性強弱;置換反應。
一部分同學對化學不是很熟練,不知道該如何學習總結知識點,但是又想學好化學。以下是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歸納總結
第一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原子的核外電子數。
熟背前20號元素,熟悉1~20號元素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
H He Li Be B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Ar K Ca
2.原子核外電子的排布規律:
①電子總是盡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電子層里;
②各電子層最多容納的電子數是2n2;
③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K層為最外層不超過2個),次外層不超過18個,倒數第三層電子數不超過32個。
3.元素、核素、同位素。
元素:具有相同核電荷數的同一類原子的總稱。
核素:具有一定數目的質子和一定數目的中子的一種原子。
同位素:質子數相同而中子數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稱為同位素。(對于原子來說)
二、元素周期表
1.編排原則:
①按原子序數遞增的順序從左到右排列。
②將電子層數相同的各元素從左到右排成一橫行。
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大全
第一章 物質結構 元素周期律
1. 原子結構:如: 的質子數與質量數,中子數,電子數之間的關系
2.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
(1)元素周期表的結構
A. 周期序數=電子層數
B. 原子序數=質子數
C. 主族序數=最外層電子數=元素的最高正價數
D. 主族非金屬元素的負化合價數=8-主族序數
E. 周期表結構
(2)元素周期律(重點)
A. 元素的金屬性和非金屬性強弱的比較(難點)
a. 單質與水或酸反應置換氫的難易或與氫化合的難易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
b. 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堿性或酸性強弱
c. 單質的還原性或氧化性的強弱
(注意:單質與相應離子的性質的變化規律相反)
B. 元素性質隨周期和族的變化規律
a.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變弱
b.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
c.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金屬性逐漸增強
d. 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減弱
C. 第三周期元素的變化規律和堿金屬族和鹵族元素的變化規律(包括物理、化學性質)
D. 微粒半徑大小的比較規律:
a. 原子與原子 b. 原子與其離子 c. 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
(3)元素周期律的應用(重難點)
A. “位,構,性”三者之間的關系
a. 原子結構決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b. 原子結構決定元素的化學性質
c. 以位置推測原子結構和元素性質
B. 預測新元素及其性質
3. 化學鍵(重點)
(1)離子鍵:
A. 相關概念:
B. 離子化合物:大多數鹽、強堿、典型金屬氧化物
C. 離子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價鍵:
A. 相關概念:
B. 共價化合物:只有非金屬的化合物(除了銨鹽)
C. 共價化合物形成過程的電子式的表示(難點)
(NH3,CH4,CO2,HClO,H2O2)
D 極性鍵與非極性鍵
(3)化學鍵的概念和化學反應的本質:
第二章 化學反應與能量
1. 化學能與熱能
(1)化學反應中能量變化的主要原因:化學鍵的斷裂和形成
(2)化學反應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決定因素: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a. 吸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小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b. 放熱反應: 反應物的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的總能量
(3)化學反應的一大特征:化學反應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能量變化,通常表現為熱量變化
(4)常見的放熱反應:
A. 所有燃燒反應; B. 中和反應; C. 大多數化合反應; D. 活潑金屬跟水或酸反應;
E. 物質的緩慢氧化
(5)常見的吸熱反應:
A. 大多數分解反應;
氯化銨與八水合氫氧化鋇的反應。
以上就是高中化學必修二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第一章 物質結構與元素周期律 一、原子結構 注意:原子質量數等于質子數加中子數;原子序數等于核電荷數、質子數和原子核外電子數;熟記前20號元素的電子排布。二、元素周期表 編排原則:按原子序數遞增排列;每層電子數相同排成一橫行;電子數相同排成一縱行;主族序數等于最外層電子數。三、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