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試題?● 高一期中語文試卷參考答案 一、語言文字運用(24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 1.C(A項嵯峨(cuó)、繾綣(quǎn),B項剔透(tī)、傴僂(yǔ),D項氛圍(fēn)、諂媚(chǎn)) 2.C(A.賬-帳B.和-合D.侯-候) 3.B(恒河沙數:像恒河里的沙子那樣難以計數,形容數量極多。) 4.B(A.語序不當。那么,高中語文試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D 有錯誤 詩經中就已經有五言詩了 c 也有問題 氓 用的手法較多的是 賦興 不是 比興b 也有問題 古詩十九首的詩早就存在 蕭統只是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 所以 這十九首詩不能說最早見于文選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21分)
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賂秦(lù) 暴霜露(bào) 殆盡(dài) 下咽(yàn)
B.荊棘(jí) 為國者(wéi) 矗立(zhù) 邐迤(yǐ)
C.參差(cēn) 酹江月(lèi) 運載(zài) 戰艦(jiàn)
D.攝影(shè) 翹首而望(qiáo) 挪動(luó) 桅桿(wéi)
2、下列各個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項是( )(3分)
A.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B.奉之彌繁,侵之愈急
C.幾世幾年,剽掠其人
D.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3、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率:都、全)
B.復道行空,不霽何虹 (霽:下雨。)
C.故不戰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判:決定。)
D.戍卒叫,函谷舉 (舉:拔,攻占。)
4、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3分)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
杳不知其所之也
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夫
A.兩個“與”字相同,兩個“之”也相同
B.兩個“與”字相同,兩個“之”不同
C.兩個“與”字不同,兩個“之”相同
D.兩個“與”字不同,兩個“之”也不同
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與現代漢語中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思厥先祖父,暴霜露
B.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C.各抱地勢,鉤心斗角
D.一旦不能有,輸來其
6、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A.六王畢,四海一
B.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
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能守其土,義不賂秦
7、下列各句中,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3分)
例: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A.戍卒叫,函谷舉
B.滅六國者,六國也
C.趙嘗五戰于秦
D.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二、閱讀與鑒賞:(共43分)
(一)閱讀《阿房宮賦》中的兩段文字,完成8—12題:(20分)
妃嬪媵嬙,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來于秦;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學習完高中語文課文中的知識后要及時的進行課下練習鞏固,下面是我給大家帶來的高中語文必修二《赤壁賦》測試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語文《赤壁賦》測試題
一、基礎知識
1.下列各項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
A.窈窕yǎo愀然chǒu蜉蝣fú山川相繆liáo
B.徘徊hái枕藉jiè幽壑hè馮虛御風pínɡ
C.嫠婦lí桂棹nào匏樽páo釃酒臨江shī
D.肴核yáo扁舟biǎn糜鹿mí橫槊賦詩shuò
2.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舉酒屬客屬:通“囑”,這里指勸人喝酒
B.凌萬頃之茫然凌:越過
C.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卒:到底
D.而吾與子之所共適適:到……去
3.下列有關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壬戌之秋”中的“壬戌”是古代紀年法中的干支紀年,文中指宋神宗元豐五年。
B.“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指農歷的每月十五。
C.“徘徊于斗牛之間”中的“斗牛”指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
D.曹孟德,即曹操,“孟德”是他的字。
4.對下列句子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
A.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離開人世,飛升仙境
B.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流去的水像這樣(不斷地流去),而并沒有流去。
高中語文合集
1znmI8mJTas01m1m03zCRfQ
1234
簡介:高中語文優質資料下載,包括:試題試卷、課件、教材、視頻、各大名師網校合集。
在高一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做好每一道閱讀理解題,有利于我們提高學習成績。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高一語文閱讀理解題目及其參考答案以供大家學習。高一語文閱讀理解(一)我曾經想過,如若人們開始愛惜光陰,那末他的生命的積儲是有—部分耗蝕的了。年青人往往不知珍惜光陰,猶如擁資巨萬的富家子,他可以任意揮霍他的錢財,等到黃金垂盡便吝嗇起來,而懊悔從前的浪費了。 最近的一個秋日的傍晚,我在近郊散步,我迎著蒼黃的落日走過去,復背著它的光輝走回來,足踩著自己的影子。“我是牽著我的思想在散步,”我對自己說,“我是蹤躡著我的影子,看我趕不趕得過它?”我攜著我的思想一同散步。它是羞怯得畏見陽光,老躲在我的影子里。使得我和它談話,不得不偏過頭去,傴僂著身子,正如一個高大的男子低頭和身邊的女子說話,是那么輕聲地,絮絮地。 我們走著走著,不知從哪里來的一枚樹葉,飄墜在我們的腳前。那樣輕,怕跌碎的樣子。要不是四周是那么靜寂,我準不會注意。但我注意到了,我撿了起來,我試想分辨它是什么樹葉?梧桐的,楓樹的,還是樗櫟的?但我恍若看到這不是一張樹葉,分明是一張日歷,一張被不可見的手扯下來的日歷。這上面寫著的是一個無形的字:“秋。” “秋!”我微喟一聲。
以上就是高中語文試題的全部內容,【高中必修四第二單元語文測試題】 (滿分120分,時間120分鐘) 一、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題。 詞在發展的初期,普遍被視為“小道”。不過,起源于民間的文體,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賦予更深的意義,因而幾乎在詞得到北宋文人比較普遍喜愛的同時,詞壇就出現了尊體注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