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期末考試題?C.被陸地低壓切斷 D.被陸地上的高壓切斷 高一地理期末考試:非選擇題 31.圖為北半球夏至日太陽光照示意圖, 讀圖完 成下列問題。(10分) (1)此刻,太陽直射點的緯度為 , 此日地球公轉速度(較快/較慢) 。那么,高一地理期末考試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單項選擇題。請將答案寫在后面的答題卡內。(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2012年1月23日太陽耀斑達到8.7級,2012太陽峰年即將到來,大耀斑將爆發,中國科協將舉行“科學家與媒體面對面”活動,主題就是“2012來了!——迎接新一輪太陽活動高峰年”。據此完成1~3題。
1.地球與太陽系中其他行星相比獨特而優越的條件是
A.安全的宇宙環境 B.地球表面存在大氣層 C.具有適宜的溫度 D.具有水體存在
2.材料中提到的耀斑,應發生在太陽大氣層的
A.光球層 B.色球層 C.日冕層 D.日珥層
3.太陽活動增強可能導致
A.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角增大 B.地球兩極地區出現極晝、極夜現象
C.地球所有地方自轉角速度都相同 D.地面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干擾
讀圖1,圖中數字為二分二至點,回答4~5題。
圖1
4.北京地區白天最短時,此日的地球位置,可能是圖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5.圖中,當地球運行到④位置時,上海(31°N,121°E)的正午太陽高度是
A.90° B.31° C.59° D.0°
東仔暑假期間赴埃及旅游,并拍攝了一幅埃及開羅(東二區)附近的景觀照片(圖2),拍照時間為北京時間2012年6月22日18時15分。
期末將至,高一學生對地理必修二的學習也接近尾聲,下面是我為您帶來的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試題及答案,希望你能從這套試題中得到啟發。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末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共3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讀1964~2000年中國各年齡段人口占總人口比重變化圖,回答1~2題。
1.有關1964~2000年我國人口增長狀況的 正確敘述是( )
A.65歲及以上年齡段人口增長速度最快
B.0~14歲年齡段人口比重持續增 加
C.15~64歲年齡段人 口增長速度最快
D.1990年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
2.進入2000年,我國面對的主要人口問題是( )
A.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勞動力嚴重短缺
B.人口自然增長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
C.青壯年人口數量龐大,就業壓力大
D.人口出現負增長,人口數量日趨減少
3.右圖為不同人口增長方式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人口規模是衡量環境承載力的唯一指標
B.制約環境承載力的首要因素是資源
C.我國目前人口增長方式屬于甲方式
D.乙人口增長方式不會出現人口問題
下圖為人口遷移示意圖。據此回答4~5題。
4.若此圖表示“二戰”后世界人口遷移的主要方向,則該圖可能表示()
A.從非洲遷往西亞 B.從亞洲遷往拉美 C.從北美遷往拉美 D.從歐洲遷往非洲
5.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從甲地遷至乙地的是()
A.乙地較低的工資待遇 B.嚴格的戶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員甲乙兩地分居 D.甲地優美的環境
右圖為印度半島某城市示意圖。
一個學期就這樣結束了,期末考試也已經結束,朋友,你考得怎樣呢?以下是由我為大家精心帶來的“高一上學期地理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歡迎大家閱讀,僅供參考。
高一上學期地理期末考試試卷及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60分)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間,根據表中數據回答1-2題: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晝時間 5小時30分 9小時09分 12小時 13小氏茄時56分
1.四地中屬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處緯度從高到低順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讀地球公 轉示意圖,回答3—6題。
3.如圖所示,甲、乙、丙、丁為地球繞日公轉軌道的四等分點,地球從甲處開始繞日公轉一周,途中用時最少的是經過:
A. 甲—乙段 B. 乙—丙段 C. 丙—丁段 D. 丁—甲段
4.當地球位于圖示位置時,太陽直射點所處位置及移動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動 B.北半球,向南移動
C.南半球,向北移動 D.南半球,向南移動
5.當地球公轉經過乙處時,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我國北方出現“秋高氣爽”的天氣 B.正是到南極考察的最佳季節
C.正是我國華北平原冬小麥播種季節 D.北極點附近極晝的范圍呈擴大的趨勢
6.當地球位于圖示位置時,地球上兩地A(36゜N,128゜E)和B(36゜S,128゜E)相比:
A.自轉角速度不同,線速度相同 B.地方時和日出時間都相同
C.日期相同,季節不同 D.兩地正午太陽高度相同
朝鮮于4月5日北京時間10時20分,發射了“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回答7~8題。
有人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我認為,學習的卻如此,當你知道的東西越多時,你不知道的東西也會變得更多。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地理高一試卷題目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50分。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最符合題意)
下圖為“某國人口增長模式轉變過程示意圖”。完成1~2題。
1、根據學習中了解的我國人口增長情況,目前,我國人口增長模式與階段最相似。 ()
A、① -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在圖中各點中,該國人口達到頂峰的時期是()
A、② B、③
C、④ D、⑤
下表是第五、六次人盯輪友口普查江西戶籍人口按流入地統計情況(前五位占流動人口百分比)。據表完成3~4題。
廣東省 浙江省 福建省 上海市 江蘇省 小計
2000年 43.78 22.84 18.22 5.17 2.42 92.43
2010年 32.33 26.43 16.39 8.42 4.58 88.15
3、有關江西人口流動情況描述,正確的是 ( )
A、人口流入地高度集中,但集中程度有所弱化 B、流入廣東比重降低,是廣東經濟衰退
C、2010流入福建省人口數量減少 D、2010年流入該五省市人口數量減少
4、有關江西人口流動的主要原因敘述,正確的是 ()
A、跟隨父母外出是人口流動主要原因 B、務工和經商是戶籍人口外出的主要原因
C、因大型工 程建設而導致人口遷移 D、支援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是遷移的主因
下圖為“某城市2012年人口容量木桶效應示意圖”。
學習是每個一個學生的職責,而學習的動力是靠自己的夢想,也可以這樣說沒有自己的夢想就是對自己的一種不責任的表現,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地理高一考試試卷及答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5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最符合題意)
讀圖,回答1~2題。
1.圖1中能反映圖2陸地水體相互關系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這種陸地水體相互關系可能發生在()
A.里海沿岸B.青海湖沿岸
C.密西西比河下游D.黃河下游
我國第一個南極內陸科學考察站昆侖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極內陸冰蓋的點冰穹A地區勝利建成。下圖為“南極地區的自然物質運動示意圖”,分析完成3~5題。
3.關于圖中南極地區水循環的敘述,正確的是()
A.①為水汽輸送,②和⑤為降雨
B.④為蒸發,⑤為降雪
C.③為蒸發,④為升華,⑤為降雪
D.圖中水循環為逆時針方向
4.科學工作者生活在南極洲,必然需要能源,而從其他大洲帶入運輸費用較高。如果就地解決能源問題,最適宜開發利用的能源是()
A.地熱能B.風能困缺搭C.煤炭D.太陽能
5.下列關于南極地區年平均氣溫低于北極地區的主要原因,敘述不正確的是()
A.緯度高,太陽高度角小
B.冰的反射率強
C.高原大陸且地勢高
D.受西風漂流影響,與外海區熱量交換弱
讀三種陸地水體相互轉化關系示意圖,回答6~7題。
以上就是高一地理期末考試題的全部內容,2014--2015學年度地理必修一期末測試題一、單項選擇題。請將答案寫在后面の答題卡內。(共25題,每小題2分,共50分)2012年1月23日太陽耀斑達到8.7級,2012太陽峰年即將到來,大耀斑將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