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電表改裝?串聯一個較大的電阻,是改裝為電壓表,當表頭(就是電流計)電流達到最大時,如果串聯一個較大的電阻,這個電阻的電壓就較大,這樣,表頭和串聯電阻的最大總電壓就較大(也就是量程較大),就可以測較大的電壓,那么,高中物理電表改裝?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電表改裝的原理是:直接將電流表與被測對象并聯就可以測得其兩端的電壓。此時被測對象兩端的電壓等于電流表兩端的電壓,而電者滲流表兩端的豎嫌謹電壓等于通過電流表的電流與電流表內阻的乘積,將電流表的讀數乘以電流表內阻就是被測電壓。如果將電流表上的電流刻度直接標示成相應的電壓值(即該電流值余基與內阻的乘積),就可在電流表上讀取電壓值,這時電流表就成為電壓表了.
你可從下面的分析中得到問題的答案。
已知:表頭(靈敏電流計)的滿偏電流是
Ig
,內阻是
Rg
。
由于表頭的
Ig
、Rg
都是很小的值,所以直接用時只能測量很小的電壓或電流,鍵返要測量較大唯亮州的電壓或電流就要擴大量程。
分析:
一、用表頭與一個電阻
R1
串聯,來擴大電壓量程(表頭與R1合在一起構成電壓量程較大的電指蔽壓表),電壓量程是U0
則Ig*(Rg+R1)=U0
那么R1=(U0
/
Ig)-Rg
由于
Ig
很小,Rg
很小,所以R1≈U0
/
Ig
,R1很大(分母很小,分子較大)。
紅框:為什么U和R成線性關系刻度就均勻了?我明白呈線性的意思。
表頭既可以測量電流,也可以測量電壓。只不過這兩個量程都很小。
當表改裝完成后,總內阻是一定的。流過表頭的電流就和加在總內阻上的電壓成正比,所以表盤刻度是均勻的。
藍框:U是啥?
是電壓表的量程。
綠框:分流電阻是I=Ig+(Ug/R)吧,那租源就說明不是線性唄,那是什么關系?為什么悔型租I和R的關系能和刻度疏密聯系上,R對于一個表碧兆不是固定的么?
分流電阻和表頭是并聯關系,它們兩端的電壓是相同的。當電流流過電流表時,電流表兩端有電壓。流過電流表的電流越大,電流表兩端的電壓越大,流過表頭的電流也就越大,偏轉越大。所以刻度是均勻的
電壓表改裝,只要計算表頭偏轉線圈的內阻,和滿偏電流,就可則擾以擴展電壓表的量程的,然后通過電流恒定,就可以計算分壓電阻的阻值,
I=U1/R1=U2/R2
假設原來的表的內阻是1000歐姆,滿偏電壓是10伏,現在要擴展到50伏,那么10/畝盯拿1000=(50-10)/X
X=4000歐姆
串聯4000歐姆的電阻以后,這樣表滿偏以后,測量的電壓就是50伏了,同理電流表是并聯電阻,電壓相等來計迅搭算的
關于物理實驗用定值電阻改裝電表
高中改裝電表,必須先知道表頭的滿盤電流值Ig,內阻Rg。 1、用表頭組裝多量程電壓表的計算:①擴大量程的各檔電阻必須都和表頭串聯。②以好或滿盤電流值Ig為基礎喚襪蔽計算各檔電阻值(因流過各檔和州電阻的電流都是Ig)。③如電壓表的量程為:0~10v、0~50v
校準表時供電電路用分壓電路,改裝表和校準表并聯
(1)改裝電流表比校準表讀數偏高分流電阻小,應增大電阻。
改裝表和校準表并聯,電壓相等,電流大,電阻小
(1)改裝伏特表比校準表讀數偏低 擴成電阻大,應減小電阻。
改裝表和校準表并聯,電壓相等,電流小,電阻大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電表改裝的全部內容,串聯一個較大的電阻,是改裝為電壓表,當表頭(就是電流計)電流達到最大時,如果串聯一個較大的電阻,這個電阻的電壓就較大,這樣,表頭和串聯電阻的最大總電壓就較大(也就是量程較大),就可以測較大的電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