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物理公式總結(jié)?電流強度公式:I=q/t,表示電流強度等于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dǎo)體橫截面的電量q。歐姆定律:I=U/R,說明導(dǎo)體電流強度等于導(dǎo)體兩端電壓除以導(dǎo)體阻值。電阻定律:R=ρL/S,描述電阻等于電阻率乘以導(dǎo)體長度除以橫截面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 =E /(r+R),描述電路中總電流等于電源電動勢除以電源內(nèi)阻與外電路電阻之和。那么,高二物理公式總結(jié)?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高中物理電學(xué)公式歸納總結(jié)
一、電場
元電荷:e = 1.60 × 10^-19 C
元電荷是電荷量的最小單元。
庫侖定律:F = kQ1Q2/r^2(在真空中)
描述了兩個點電荷之間的力。
電場強度:E = F/q(定義式、計算式)
電場強度是描述電場對電荷作用力的物理量。
真空點(源)電荷形成的電場:E = kQ/r^2
點電荷在真空中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
勻強電場的場強:E = UAB/d
勻強電場中,場強與電勢差成正比,與距離成反比。
電場力:F = qE
電荷在電場中受到的力。
電勢與電勢差:UAB = φA - φB,UAB = WAB/q = -ΔEAB/q
電勢差是電場中兩點電勢的差值。
電場力做功:WAB = qUAB = Eqd
電場力對電荷做的功。
電勢能:EA = qφA
電荷在電場中具有的勢能。
電流強度公式:I=q/t,表示電流強度等于在時間t內(nèi)通過導(dǎo)體橫截面的電量q。
歐姆定律:I=U/R,說明導(dǎo)體電流強度等于導(dǎo)體兩端電壓除以導(dǎo)體阻值。
電阻定律:R=ρL/S,描述電阻等于電阻率乘以導(dǎo)體長度除以橫截面積。
閉合電路歐姆定律:I =E /(r+R),描述電路中總電流等于電源電動勢除以電源內(nèi)阻與外電路電阻之和。
電功與電功率公式:W=UIt,P=UI,表示電功等于電壓、電流與時間的乘積,電功率等于電壓與電流的乘積。
焦耳定律:Q=I2Rt,闡述電熱等于電流的平方乘以電阻再乘以通電時間。
純電阻電路中,電功、電熱、電功率等量之間存在等價關(guān)系,即W=Q=UIt=I2Rt=U2t/R。
電源總功率、輸出功率與效率:P總=IE,P出=IU,η=P出/P總,分別表示電源總功率、輸出功率和效率的計算公式。
電路的串并聯(lián)特性:串聯(lián)電路中,電壓、電流、電阻關(guān)系分別為U總=U1+U2+...,I總=I1=I2=...,R串=R1+R2+...;并聯(lián)電路中,電流、電壓、電阻關(guān)系分別為I總=I1+I2+...,U總=U1=U2=...,R并=1/R1+1/R2+...。
歐姆表測量電阻:歐姆表利用內(nèi)部電源和電流測量電阻,測量過程包括電路組成、測量原理、使用方法等步驟。
勻速直線運動中,位移等于速度與時間的乘積,公式為x=vt。
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速度隨時間線性變化,其公式為v=v0+at。
同樣在勻變速直線運動中,位移可以通過初始速度、時間以及加速度的平方除以二得到,公式為x=v0t+at2/2。
向心加速度與圓周半徑和線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公式為a=2ra=v2/ra=42r/T2。
力對物體做功,等于力與位移的乘積,公式為W=FL。
牛頓第二定律表明,力等于物體的質(zhì)量與加速度的乘積,公式為F=ma。
曲線運動中,線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公式為v=s/t。
角速度等于位移與時間的比值,公式為=/t。
線速度與角速度之間有關(guān)系,線速度等于角速度乘以半徑,公式為v=r。
周期與頻率互為倒數(shù),公式為Tf=1。
功率等于做功與時間的比值,公式為P=W/t。
動能定理闡述了力對物體所做的功等于物體動能的變化,公式為W=mvt2/2-mv02/2。
重力勢能的計算公式為Ep=mgh。
高中物理會考中,機械能守恒定律指出,物體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公式為mgh1+mv12/2=mgh2+mv22/2。
庫侖定律描述了兩個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公式為F=kQq/r2。
電場強度的定義為作用在單位正電荷上的力,公式為E=F/q。
高中物理公式總結(jié)如下:
運動學(xué)公式: 平均速度:$V{平} = frac{s}{t}$,其中s為位移,t為時間。 速度推論:$V{t}^2V{o}^2 = 2as$,其中$V{t}$為末速度,$V{o}$為初速度,a為加速度,s為位移。 中間時刻速度:$V{frac{t}{2}} = V{平} = frac{V{t} + V{o}}{2}$。 末速度公式:$V{t} = V{o} + at$。 中間位置速度:$V{frac{s}{2}} = sqrt{frac{V{o}^2 + V{t}^2}{2}}$。 位移公式:$s = V{平}t = V{o}t + frac{at^2}{2} = frac{V{t}}{2}t$。 加速度公式:$a = frac{V{t}V_{o}}{t}$,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變化量的方向相同。 實驗推論:$Delta s = aT^2$,其中$Delta s$為連續(xù)相鄰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之差。
高中物理涵蓋了多個重要公式,以下是主要公式的總結(jié):
重力公式:
公式:G = mg
說明:G代表重力,單位為牛頓;m表示質(zhì)量,單位為千克;g表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N/kg或10N/kg。
密度公式:
公式:ρ = m/V
說明:ρ表示密度,單位為千克每立方米;m為質(zhì)量,單位為千克;V為體積,單位為立方米。密度反映了物質(zhì)的緊實程度。
力的合成公式:
公式:F合 = F1F2
說明:F1和F2分別是兩個力的大小,F(xiàn)合為合成后的力。如果F1大于F2,合成后的力會沿著F1的方向。
浮力公式:
公式:F浮 = G物G視
說明:F浮表示浮力,G物表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G視表示物體在液體中的視重。浮力等于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減去物體在液體中的視重。
這些公式是高中物理學(xué)習(xí)中的基礎(chǔ),掌握它們的變形和應(yīng)用對于理解和解決物理問題至關(guān)重要。
以上就是高二物理公式總結(jié)的全部內(nèi)容,高中物理會考中,機械能守恒定律指出,物體的動能與重力勢能之和保持不變,公式為mgh1+mv12/2=mgh2+mv22/2。庫侖定律描述了兩個點電荷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公式為F=kQq/r2。電場強度的定義為作用在單位正電荷上的力,公式為E=F/q。電勢差定義為單位正電荷從一端移動到另一端所做的功,內(nèi)容來源于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真?zhèn)涡枳孕斜鎰e。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