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機械波?一、機械波的誕生與本質 機械波,是由(1)機械振動在介質中傳遞,形成的一種波動現象。其產生必須具備(2)兩個關鍵條件:一是有穩定的機械振動源,二是介質能傳遞振動。這種傳遞并非質點遷移,而是振動形式、能量與信息的傳遞,每個質點僅在平衡位置附近(3)微小振動,不隨波逐流。那么,高中物理機械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機械振動和機械波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難點,有哪些知識點需要學生學習呢?下面我給大家帶來高中物理課本中機械振動和機械波知識點,希望對你有幫助。
1.簡諧運動
1定義:物體在跟偏離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并且總是指向平衡位置的回復力的作用下的振動,叫做簡諧運動.
2簡諧運動的特征:回復力F=-kx,加速度a=-kx/m,方向與位移方向相反,總指向平衡位置.
簡諧運動是一種變加速運動,在平衡位置時,速度最大,加速度為零;在最大位移處,速度為零,加速度最大.
3描述簡諧運動的物理量
①位移x: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動質點所在位置的有向線段,是向量,其最大值等于振幅.
②振幅A:振動物體離開平衡位置的最大距離,是標量,表示振動的強弱.
③周期T和頻率f:表示振動快慢的物理量,二者互為倒數關系,即T=1/f.
4簡諧運動的影象
①意義:表示振動物 *** 移隨時間變化的規律,注意振動影象不是質點的運動軌跡.
②特點:簡諧運動的影象是正弦或余弦曲線.
③應用:可直觀地讀取振幅A、周期T以及各時刻的位移x,判定回復力、加速度方向,判定某段時間內位移、回復力、加速度、速度、動能、勢能的變化情況.
2.彈簧振子:周期和頻率只取決于彈簧的勁度系數和振子的質量,與其放置的環境和放置的方式無任何關系.如某一彈簧振子做簡諧運動時的周期為T,不管把它放在地球上、月球上還是衛星中;是水平放置、傾斜放置還是豎直放置;振幅是大還是小,它的周期就都是T.
3.單擺:擺線的質量不計且不可伸長,擺球的直徑比擺線的長度小得多,擺球可視為質點.單擺是一種理想化模型.
1單擺的振動可看作簡諧運動的條件是:最大擺角α<5°.
2單擺的回復力是重力沿圓弧切線方向并且指向平衡位置的分力.
3作簡諧運動的單擺的周期公式為:
①在振幅很小的條件下,單擺的振動周期跟振幅無關.
②單擺的振動周期跟擺球的質量無關,只與擺長L和當地的重力加速度g有關.
③擺長L是指懸點到擺球重心間的距離,在某些變形單擺中,擺長L應理解為等效擺長,重力加速度應理解為等效重力加速度一般情況下,等效重力加速度g'等于擺球靜止在平衡位置時擺線的張力與擺球質量的比值.
4.受迫振動
1受迫振動:振動系統在周期性驅動力作用下的振動叫受迫振動.
2受迫振動的特點:受迫振動穩定時,系統振動的頻率等于驅動力的頻率,跟系統的固有頻率無關.
3共振:當驅動力的頻率等于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時,振動物體的振幅最大,這種現象叫做共振.
共振的條件:驅動力的頻率等于振動系統的固有頻率. .
5.機械波:機械振動在介質中的傳播形成機械波.
1機械波產生的條件:①波源;②介質
2機械波的分類
①橫波: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垂直的波叫橫波.橫波有凸部波峰和凹部波谷.
②縱波: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在同一直線上的波叫縱波.縱波有密部和疏部.
[注意]氣體、液體、固體都能傳播縱波,但氣體、液體不能傳播橫波.
3機械波的特點
①機械波傳播的是振動形式和能量.質點只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振動,并不隨波遷移.
②介質中各質點的振動周期和頻率都與波源的振動周期和頻率相同.
③離波源近的質點帶動離波源遠的質點依次振動.
6.波長、波速和頻率及其關系
1波長:兩個相鄰的且在振動過程中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總是相等的質點間的距離叫波長.振動在一個周期里在介質中傳播的距離等于一個波長.
2波速:波的傳播速率.機械波的傳播速率由介質決定,與波源無關.
3頻率:波的頻率始終等于波源的振動頻率,與介質無關.
4三者關系:v=λf
7. 波動影象:表示波的傳播方向上,介質中的各個質點在同一時刻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當波源作簡諧運動時,它在介質中形成簡諧波,其波動影象為正弦或余弦曲線.
由波的影象可獲取的資訊
①從影象可以直接讀出振幅注意單位
②從影象可以直接讀出波長注意單位.
③可求任一點在該時刻相對平衡位置的位移包括大小和方向
④在波速方向已知或已知波源方位時可確定各質點在該時刻的振動方向.
⑤可以確定各質點振動的加速度方向加速度總是指向平衡位置
8.波動問題多解性
波的傳播過程中時間上的周期性、空間上的周期性以及傳播方向上的雙向性是導致“波動問題多解性”的主要原因.若題目假設一定的條件,可使無限系列解轉化為有限或惟一解
9.波的衍射
波在傳播過程中偏離直線傳播,繞過障礙物的現象.衍射現象總是存在的,只有明顯與不明顯的差異.波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是:障礙物或小孔的尺寸比波的波長小或能夠與波長差不多.
10.波的疊加
幾列波相遇時,每列波能夠保持各自的狀態繼續傳播而不互相干擾,只是在重疊的區域里,任一質點的總位移等于各列波分別引起的位移的向量和.兩列波相遇前、相遇過程中、相遇后,各自的運動狀態不發生任何變化,這是波的獨立性原理.
11.波的干涉:
頻率相同的兩列波疊加,某些區域的振動加強,某些區域的振動減弱,并且振動加強和振動減弱的區域相互間隔的現象,叫波的干涉.產生干涉現象的條件:兩列波的頻率相同,振動情況穩定.
[注意]①干涉時,振動加強區域或振動減弱區域的空間位置是不變的,加強區域中心質點的振幅等于兩列波的振幅之和,減弱區域中心質點的振幅等于兩列波的振幅之差.
②兩列波在空間相遇發生干涉,兩列波的波峰相遇點為加強點,波峰和波谷的相遇點是減弱的點,加強的點只是振幅大了,并非任一時刻的位移都大;減弱的點只是振幅小了,也并非任一時刻的位移都最小. 如圖若S1、S2為振動方向同步的相干波源,當PS1-PS2=nλ時,振動加強;當PS1-PS2=2n+1λ/2時,振動減弱。
一、機械波的誕生與本質
機械波,是由(1)機械振動在介質中傳遞,形成的一種波動現象。其產生必須具備(2)兩個關鍵條件:一是有穩定的機械振動源,二是介質能傳遞振動。這種傳遞并非質點遷移,而是振動形式、能量與信息的傳遞,每個質點僅在平衡位置附近(3)微小振動,不隨波逐流。
1. 波的分類與特性
機械波可分為橫波(4)與縱波,前者質點振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垂直,有明顯的波峰和波谷;后者質點振動方向與波傳播方向平行,可見密部和疏部。描述機械波的三個核心物理量包括:
波長λ:橫波中,相鄰波峰間的距離為一個波長;縱波中,相鄰密部間的距離同理。
機械波的產生和描述
機械波源于介質中振動的傳遞。定義上,機械波是由介質中的振動在其中傳播而形成。產生條件包括振動源和傳播介質。振動源的振動帶動介質中的質點做受迫振動,形成波的傳播。
波的分類有橫波與縱波。橫波中質點振動方向垂直于波的傳播方向,波峰與波谷是其顯著特征。縱波中質點振動方向與波的傳播方向一致,密部與疏部交替出現。
波長是橫波中兩個相鄰波峰或波谷的距離,或縱波中兩個相鄰密部或疏部的距離。周期與頻率代表介質中質點的振動周期和頻率,它們與波源的振動周期和頻率相同,與介質無關。
波速由介質決定,與波源無關。波速計算公式為波長除以周期或頻率乘以波長。
波的圖象
波的圖象描繪了介質中質點在某一時刻相對于平衡位置的位移。通過橫縱坐標表示質點位置與位移,連接形成曲線。圖象顯示了振幅、波長、質點位移及振動方向。
波的圖象可以獲取振幅、波長、質點位移等信息。通過比較不同時間的圖象,可判斷波的傳播方向和各質點的振動方向。
波的圖象分析包括周期和頻率的計算,以及波形的平移和旋轉。
波的多解性
波的時間周期性意味著波形每經過一個周期重復出現,而空間周期性則表明波的相位沿傳播方向周期性變化。波的多解性源于波的傳播特性,包括波形的復現和空間相位的周期性。
不同點
1、產生機理不同,機械波是由機械振動產生的;電磁波產生機理則因為波長的不同有所差別,有電子的周期性運動產生;有原子的外層電子受激發后產生;有原子的內層電子受激發后產生;有原子核受激發后產生。
2、介質對傳播速度的影響不同
①機械波的傳播速度由介質決定,與頻率無關,即同種介質不同頻率的機械波傳播速度相同。如聲波在溫度15時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m/s,溫度不同時傳播速度不同,但與頻率無關。
②電磁波在真空中傳播速度相同,均為3×10(8)m/s。在同種介質中不同頻率的電磁波傳播速度不同,頻率越大傳播速度越小,如:紅光和紫光在同種介質中折射率n紅小于n紫(這也是為什么三棱鏡能夠分光的原理).
③機械波不能在真空中傳播,電磁波能在真空中傳播,其原因是:機械波傳播的是振動形式,通過振動形式傳遞能量,其本身不是物質,故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而電磁波是電磁場在空間的傳播,本身就是物質,在真空中可以傳播,而在介質中傳播速度反而受影響(這個傳播速度指的是群速度,電磁波在介質中的相速度不一定比空氣中的相速度低)
一、電磁波與機械波的區別:
1. 本質不同:電磁波源于電磁現象,而機械波則是力學現象。
2. 傳播介質:電磁波可在真空中自由傳播,而機械波需在彈性介質中才能傳播。
3. 傳播速度: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為光速(約3.0x10^8 m/s),而在介質中速度則取決于波長與頻率。相比之下,機械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零,在介質中則由波長與頻率決定。
4. 波的性質:電磁波為橫波,機械波則可以是橫波、縱波或二者的混合波。
5. 產生機理:電磁波由LC振蕩電路產生,而機械波則由機械振動所造成。
6. 周期性變化的物理量:電磁波的電場E和磁場B在時間和空間上呈周期性變化;機械波則通過質點的位移、加速度等呈現周期性變化。
7. 共有現象:反射、折射、衍射和干涉是電磁波和機械波共有的特性。
二、應用舉例解析:
例1:正確選項是A。變化的磁場確實能產生電場,這一現象遵循電磁波的產生原理。選項B、C的描述與電磁波的特性不符,選項D則忽略了介質均勻性的條件。
例2:正確選項是B。電磁波確實能在真空中傳播,并且可以發生衍射現象。選項A和C的描述與電磁波的特性不符,選項D則忽略了所有波都能傳遞信息的事實。
例3:正確選項是A。彩超利用了多普勒效應,而CT則利用了X射線在不同組織中的穿透差異。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機械波的全部內容,1. 本質不同:電磁波源于電磁現象,而機械波則是力學現象。2. 傳播介質:電磁波可在真空中自由傳播,而機械波需在彈性介質中才能傳播。3. 傳播速度:電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為光速(約3.0x10^8 m/s),而在介質中速度則取決于波長與頻率。相比之下,機械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零,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