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試卷?結合材料,運用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的知識,分析央視科教頻道推出《中國漢字聽寫大會》的原因。 高二政治必修4半學期考試試題答案 一、選擇題(共15小題,每小題4分,共60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那么,高二政治試卷?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3分,共60分)
1.(綿陽一診)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入肺顆粒物。近年來,隨著各地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機動車擁有量劇增,由PM2.5造成的灰霾天氣頻現。專家指出,出現中悶灰霾嚴重的年份后,相隔七年就會出現肺癌高發期。這說明()
①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 ②事物的聯系是偶然的
③事物的聯系是自在的 ④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能源消耗攀升和汽車尾氣排放增多等因素造成灰霾天頻現,危們身體健康,體現了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①④應選。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②不選。題干體現的是一種人為事物的聯系,③不選。
答案:C
讀漫畫,回答2~3題余尺。
如果你把一個壞蘋果留在一桶好蘋果里,結果你將得到一桶爛蘋果,這些就是壞蘋果法則。
2.漫畫蘊涵的哲理是()
A.一切從實際出發是做好各項工作的起碼要求
B.人們不能把主觀聯系強加給事物
C.任何事物都與周圍的事物相聯系
D.聯系是普遍的、無條件的
解析:漫畫反映的主旨是聯系具有普遍性,C項符合題意。
答案:C
3.漫畫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應堅持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B.看問題應具體分析事物的聯系
C.要搞好局部,使整體功能得到發揮
D.要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
解析:本題主要強調局部對整體的影響,C項符合題意。
做好每一份試卷,能夠讓你發現自己所欠缺的知識點。所以,還在等什么呢?讓我們從這份試題卷中找出那些你欠缺的知識點吧!下面是我整理的二政治必修4《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試題,相信這些文字會對你有所幫助!
高二政治必修4《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60分)
1.當前農村出現農民失地致貧、城鎮化后的農村土地權屬不清、土地拋荒、現代化農業規模經營程度較低等問題。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會第六次會議決定適時啟動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工作。這表明()
A.社會存在的發展推動社會意識的同步發展
B.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變化
C.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
D.社會意識的變化總是滯后于社會存在的變化
解析:選B。由于當前農村出現農民失地致貧、城鎮化后的農村土地權屬不清、土地拋荒、現代化農業規模經營程度較低等問題,全國人大會作出決定適時啟動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工作,表明了社會存在的變化決定社會意識變化,B項符合題意,A、D兩項對社會意納陸識的相對獨立性理解錯誤。C項與題意不符。
2.2013年8月19日,主席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指出,宣傳思想工作就是要鞏固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鞏固全黨全國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選擇題(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每小題3分,共60分)
1.(海南卷)達爾文發表于1859年的《物種起源》至今仍深刻影響著人們對生命起源和進化歷程的認識。盡管人們對其進化假說一直存在爭議,但他的基本觀點還是閃爍著真理的光芒,不斷被科學的發展所證實,例如()
①生物是自然長期發展的產物,不是神的意志的產物②生物進化的自然選擇說揭示了生物進化的根本內因③人類的起源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否定了上帝造人說④勞動在從古猿向人的轉化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物質的相關知識。達爾文的《物種起源》體現了人類社會是物質性的。②說法錯誤,錯在“根本內因”;④是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不選。
答案:A
2.下列對哲學上所講的物質,認識正確的是()
①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②物質的具體形態③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④在人的意識之外獨立存在的客觀實在⑤無法被人感知的客觀存在⑥是對萬事萬物共性的反映
A.①③④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
解析:物質是不依賴于人的意識,并能為人的意識所反映的客觀實在。物質是對世界萬事萬物共性的概括,與物質具體形態是共性與個性的關系,故選D項。
第Ⅰ卷(選擇題,共66分)
一、選擇題(在下列各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意的,請將答案做在答題卡上。每小題2分,共66分)
1.恩格斯曾經說過“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辯證地思考了。”這一觀點表明
A.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B.辯證法思想是人腦所固有的
C.哲學是化、理論化的世界觀D.哲學對人們的實踐活動具有指導作用
2.“真正推動哲學前進的,不是純粹思想的力量,而主要是自然科學和工業的強大而孝凱日益迅猛的進步。”這句話是說
A.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具體科學的進步推動著哲學的發展
B.哲學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的指導
C.哲學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的各種知識進行概括、總結和反思
D.自然科學的進步推動哲學的發展,哲學可有可無
3.有人認為命由天定,因而身處困境時消極等待,逆來順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賜;有人認為人定勝天,因而在困難面前積極奮爭,不屈不撓氏慎蠢。這一現象說明
A.哲學是以具體科學為基礎的B.世界觀和方*是統一的
C.一般人的世界觀是零散的、不自覺的D.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4.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局限性
A.把物質歸結為具體的物質形態
B.機械性、形而上學性和歷史觀上的唯心主義
C.否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
D.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
5.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
A.毛澤東思想B.鄧小平理論
C.“三個代表”重要思想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6.下列說法錯誤的有
①人腦是意識的源泉②意識的內容來自人腦
③意識是人們頭腦中自生的④意識是人腦自行產生的
A.1個B.2個C.3個D.4個
7.堅持馬克思主義,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哲學依據是
A.物質決定意識原理B.意識的能動作用原理
C.物質和運動不可分原理D.物質運動規律性原理
8.*到中國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時說:“名為治平無事.而其實有不測之憂。
【 #高二#導語】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要復習以前的舊知識,肯定會累,所以要注意勞逸結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戰,才會有事半功倍的學習。高二頻道為你整理了《高二政治必修三練習試題》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篇一】
一、選擇題
1.古代的工匠為我們留下了許多令國人自豪、讓世界驚嘆的精品之作。而當下,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邁進中,我們卻要補上“工匠精神”這一課。要補上“工匠精神”這一課,我們必須()
①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汲取營養②堅持求同存異、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③培育和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時代精神④堅守自強不息這一中華民族的立業根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中國菜肴流派眾多,極具代表性的有魯、川、粵、閩、蘇、浙、湘、徽八大菜系。八大菜系從味型、選材等方面都呈現出不同的特點。這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A.薪火相傳,一脈相承B.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C.獨樹一幟,獨領風騷D.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3.筷子,古稱箸,是中國古代獨特的發明創造,距今已有六七千年歷史。中國傳統的禮儀習俗,使得人們在用筷子品嘗珍饈美味之時,還得承擔一份嚴格的道義責任。
以上就是高二政治試卷的全部內容,一、選擇題Ⅰ(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 1.國家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李振聲說:“幾十年的經驗使我深刻體會到,學點哲學的確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錯誤,做研究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