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方案?總分750分(語文150分,數學150分,外語150分,文科綜合/理科綜合300分)。2、“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方案,應用地區:江蘇:經過教育部批準,從2008年起,江蘇省實行“3+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高考方案。那么,高考方案?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2025高考新政策如下:
2025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實行“3+1+2”模式。“3”即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爛鉛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指敏。
據介紹,“3”即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1”和“2”為選擇性考試科目,其中“1”指從物理或歷史科目中選擇1門首選科目,“2”指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中選擇2門再選科目。
考生總成績由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選擇性考試成績構成,滿分750分。
其中,3門統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50分;選擇性考試中首選科目(物理或歷史)使用原始成績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再選科目按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門滿分100分。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及時間
第一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浙江、上海等2省市,2014年啟動,2017年首屆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3門饑逗好選考科目。
第二批新高考改革省份有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4省市,2017年啟動,2020年首屆新高考,高考采用3+3模式,不分文理科,其中第一個3為語文、數學、外語,第二個3為3門選考科目。
文理不分科的實行新高考的省有河北、遼寧、廣東、重慶、江蘇、福建、湖北、湖南。
這八個省份要在2021年舉行首次“3+1+2”新高考模式,屆時高考模式、高校招生政策都將有相當大的改動。
新高考“3+1+2”模式除了統一高考的語數外三科外,還要加上自己選擇的三科學業水平測試的成績。從這樣的設計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和興趣進行競爭,可以文理兼修,使得文理不分科成為了可能。
如納巖
在實行高考綜合改革的省份,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水平考試3個科目,由學生根據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在對自己的興趣和優勢有一定了解后確定選考科目。
“3+1+2”新高考模式的變化
一、是在錄取模式上
由原來“依據高考統考科目成績”改為“兩依據、一參考”,即依據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成績,再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包括學生思想品德、學業渣御水平、身心健康、藝術素養、社會實踐等5個方面)。
二、是在考試科目上
取消文理分科,由原來的語文、數學、外語、文(理)科綜合科目改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考科目和3門選考科目。語數外各科滿分仍為150分。
三、是在考試時間上
由原來的6月一次進行所有科目統一考試改為分兩次進行:選考科目在高三第二學期高考前,統考科目仍在6月。
“3”就是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1”是選擇性考試科目由考生在物理、歷史鎮尺汪2門中選擇1門;“2”是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4門中選擇2門。
成績評定與使用:合格性考試每門滿分100分,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60分及以上為合格。合格性考試各科目(含操作測試項目)成績合格是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信息技術、通用技術(不含實踐操作)合格性考試原始成績作為高職院校分類考試招生錄取的依據。
擴展資料
高考綜合改革高等學校招生錄取方式:2021年起,按照物理科目組合、歷史科目組合兩類分列招生計劃、分開劃線、分開投檔錄取。
普通高校依據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科目成績和考生自主選考的3門選擇性考試科目成績,參考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擇優錄取。困慎本科院校招生實施“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高職專科院校招生繼續實御仔行專業平行志愿投檔錄取模式。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福建省高考綜合改革方案公布
2024年湖南新高考政策如下:
1、科目要求的本科專業數量占本科專業總數的43.76%,含物理科目的占比為閉悶逗51.79%,含化學科目的占比為46.46%,含歷史科目的占比為1.74%,含“物理+化學“科目的占比為45.98%。
2、可以看到相比以往選科要求,物理、化學2門均需選考才可以報的專業,權重占比有了非常大的提升。“物理+化學“選科或成為理工類專業選擇“常規標配“。
3、另外政治學類、外交學、公安學類等專業需要必選政治。化學的權重有了非常大的提升,選考“物理+化學“,幾乎包攬了熱門專業。
4、更重要的是,不只是理工類專業,醫學、農學等專業,選科要求也基本上都是必選物理、化學。
新高考簡轎賣介:
1、新高考選科是隨著全國高考試點改革的推進,在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等地相繼開始實行的高考政策,于2014年9月發布《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
2、其模式一般為“3+3“,取消文理組合,學生可以自主決定科目組合。與學生自主選科相對應,試點地區的高中開始全面推進“走班制“教學和特色化辦學。
3、2022年6月,四川、河罩悉南、云南、內蒙古、陜西、青海、寧夏新高考改革方案落地,2025年整體實施“3+1+2“模式。
新時代,新思路,新高考——8省高考改革方案
近日,8個省份相繼發布了高考改革方案,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改革,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本文將為大家詳細介紹8省高考改革方案的操作步驟和具體內容。
一、高考科目設置
8省高考改革方案中,高考科目設置是最為核心的內容。除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外,還將增加一門綜合素質考試科目。其中,北京、上海、江蘇和浙江的綜合素質考試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和技術與設計等學科;天津、湖南塌姿、安徽和福建的綜合素質考試則包括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學科。
二、考試形式
8省高考改革方案中,考試形式也有所變化。除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外,其他科目將采取開放式題目,考生需要自主選棚猛擇答題方式和答題順序。同時,為了更好地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綜合素質考試采取開放式題目和主觀題目相結合的形式。
三、考試時間
為了更好地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8省高考改革方案中的綜合素質考試時間較長,一般為鏈衫橋3-4小時。其他科目的考試時間仍舊為3小時。
四、考試評價
8省高考改革方案中,考試評價也有所變化。除了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外,其他科目將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評價方式。
以上就是高考方案的全部內容,文理不分科的實行新高考的省有河北、遼寧、廣東、重慶、江蘇、福建、湖北、湖南。這八個省份要在2021年舉行首次“3+1+2”新高考模式,屆時高考模式、高校招生政策都將有相當大的改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