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總結?1. 勻變速直線運動公式 2. 相互作用力公式 3. 牛頓運動定律公式 4. 曲線運動與萬有引力定律公式 5. 沖量與動量定理 1. 動量:p = mv {p: 動量 (kg·m/s),m: 質量 (kg),v: 速度 (m/s),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2. 沖量:I = Ft {I: 沖量 (N·s),F: 力 (N),那么,高中物理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以下是改寫后的高中物理公式總結:
1. 速度公式:
- 平均速度:v = Δx/Δt
- 瞬時速度:v = lim(Δx/Δt),其中lim代表極限,Δx和Δt分別表示位移和時間的變化量。
2. 加速度公式:
- 平均加速度:a = Δv/Δt
- 瞬時加速度:a = lim(Δv/Δt),其中lim代表極限,Δv和Δt分別表示速度和時間的變化量。
3. 牛頓第二定律:
- F = m*a,其中F表示作用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a表示物體的加速度。
4. 重力公式:
- F = m*g,其中F表示物體所受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9.8 m/s2)。
5. 動能公式:
- 動能:K = (1/2)*m*v2,其中K表示物體的動能,m表示物體的質量,v表示物體的速度。
6. 功和功率公式:
- 功:W = F*d*cosθ,其中W表示功,F表示作用力,d表示位移,θ表示作用力與位移之間的夾角。
- 功率: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功,t表示時間。
7. 力和彈性勢能公式:
- 彈性勢能:E = (1/2)*k*x2,其中E表示彈性勢能,k表示彈簧的彈性系數,x表示彈簧發生形變的長度。
8. 壓強公式:
- 壓強:P = F/A,其中P表示壓強,F表示作用力,A表示受力面積。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識點總結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1. 質點:一個物體能否看作質點,取決于它在所研究的問題中大小和形狀是否可以忽略。
2. 參考系:研究物體運動時,用來描述物體位置的固定物體或物體系。
3. 坐標系:常用的有直角坐標系和極坐標系,用于描述物體的位置。
4. 時刻和時間間隔:時刻是某一瞬時,時間間隔是兩個時刻之間的間隔。
5. 路程:物體運動軌跡的長度。
6. 位移:表示物體位置的變動,是有向線段,矢量,有大小和方向。
7. 速度:描述物體位置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
8. 加速度:描述物體速度變化快慢的物理量,矢量,包括大小和方向。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1. 基本關系式:
- v = v0 + at
- x = v0t + 1/2at^2
- v^2 - v0^2 = 2ax
- v = x/t = (v0 + v)/2
2. 運動圖象:
- x-t圖象: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始位置,斜率表示速度。
- v-t圖象:縱截距表示物體的初速度,斜率表示加速度。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 三種常見的力:
- 重力:地球吸引產生的力,方向豎直向下。
- 彈力:物體形變產生的力,方向與形變相反。
- 摩擦力:兩個接觸物體相對運動或有運動趨勢時產生的力。
1、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2、有用推論Vt2-Vo2=2as。
3、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 {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10、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2-Vo2=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高中物理公式大全以及高中物理定理、定律、公式表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1)勻變速直線運動
1、速度Vt=Vo+at 2.位移s=Vot+at2/2=V平t= Vt/2t
3.有用推論Vt2-Vo2=2as
4.平均速度V平=s/t(定義式)
5.中間時刻速度Vt/2=V平=(Vt+Vo)/2
6.中間位置速度Vs/2=√[(Vo2+Vt2)/2]
7.加速度a=(Vt-Vo)/t {以Vo為正方向,a與Vo同向(加速)a>0;反向則a<0}
8.實驗用推論Δs=aT2{Δs為連續相鄰相等時間(T)內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時間(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單位換算:1m/s=3.6km/h。
注:(1)平均速度是矢量;(2)物體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決定式;
(4)其它相關內容:質點.位移和路程.參考系.時間與時刻;速度與速率.瞬時速度。
2)自由落體運動
1.初速度Vo=0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從Vo位置向下計算) 4.推論Vt2=2gh
注:(1)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遵循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較小,在高山處比平地小,方向豎直向下)。
以上就是高中物理總結的全部內容,以下是改寫后的高中物理公式總結:1. 速度公式:- 平均速度:v = Δx/Δt - 瞬時速度:v = lim(Δx/Δt),其中lim代表極限,Δx和Δt分別表示位移和時間的變化量。2. 加速度公式:- 平均加速度:a = Δv/Δt - 瞬時加速度:a = lim(Δv/Δt),其中lim代表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