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美女久久,久久久国际精品,激情小说亚洲图片,国产精品多人

當前位置: 高中學習網 > 高中 > 理綜 > 高中物理

物理高二知識點總結,高二物理電荷知識點總結

  • 高中物理
  • 2024-08-14

物理高二知識點總結?那么,物理高二知識點總結?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物理必修三知識點總結思維導圖

分三條線:一是從運動角度分:重點有——勻變速直線運動、勻變速曲線運動(拋體、帶電粒子的偏轉)、變加速直線運動(電磁感應)、勻速圓周運動(帶電粒子在有界磁場中的運動)。 二是從解題方法上——牛頓第二定律、動能定理、正交分解、微元法、幾何法等 三是從物理知識內容上——牛頓定律與運動、帶電粒子在場中(電場+磁場)運動、電磁感應、實驗(尤其是電學實驗)等 注意分析每年的高考試題題型即可知道重點知識了!祝你學習進步。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識點思維導圖

一、質點的運動(1)------直線運動
二、質點的運動(2)----曲線運動、萬有引力
三、力(常見的力、力的合成與分解)
四、動力學(運動和力)
五、振動和波(機械振動與機械振動的傳播)
七、功和能(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
八、分子動理論、能量守恒定律
九、氣體的性質
十、電場
十一、恒定電流
十二、磁場
十三、電磁感應
十四、交變電流(正弦式交變電流)
十五、光的反射和折射(幾何光學)

高中物理知識點梳理圖

第一章 機械能 1.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這個物體就具有能(能量)。 2. 動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叫動能。 3. 運動物體的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 4. 勢能分為重力勢能和彈性勢能。 5. 重力勢能: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 6. 物體質量越大,被舉得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7. 彈性勢能:物體由于發生彈性形變而具的能。 8. 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它的彈性勢能就越大。 9. 機械能:動能和勢能的統稱。 (機械能=動能+勢能)單位是:焦耳 10. 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互相轉化的。方式有: 動能 重力勢能;動能 彈性勢能。 11. 自然界中可供人類大量利用的機械能有風能和水能。 第二章 分子運動論初步知識 1. 分子運動論的內容是:(1)物質由分子組成;(2)一切物體的分子都永不停息地做無規則運動。(3)分子間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 擴散:不同物質相互接觸,彼此進入對方現象。 3. 固體、液體壓縮時分子間表現為斥力大于引力。 固體很難拉長是分子間表現為引力大于斥力。 4. 內能:物體內部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 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內能。(內能也稱熱能) 5. 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物體的溫度越高,分子運動速度越快,內能就越大。 6. 熱運動:物體內部大量分子的無規則運動。 7. 改變物體的內能兩種方法:做功和熱傳遞,這兩種方法對改變物體的內能是等效的。 8. 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外界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大。 9. 物體吸收熱量,當溫度升高時,物體內能增大;物體放出熱量,當溫度降低時,物體內能減小。 10. 所有能量的單位都是:焦耳。 11. 熱量(Q):在熱傳遞過程中,傳遞能量的多少叫熱量。(物體含有多少熱量的說法是錯誤的) 12. 比熱(C):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做這種物質的比熱。 (物理意義就類似這樣回答) 13. 比熱是物質的一種屬性,它不隨物質的體積、質量、形狀、位置、溫度的改變而改變,只要物質相同,比熱就相同。 14. 比熱的單位是:焦耳/(千克?℃),讀作: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15. 水的比熱是:C=4.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義是:每千克的水當溫度升高(或降低)1℃時,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是4.2×103焦耳。 16. 熱量的計算: ① Q吸 =cm(t-t0)=cm△t升 (Q吸是吸收熱量,單位是焦耳;c 是物體比熱,單位是:焦/(千克?℃);m是質量;t0 是初始溫度;t 是后來的溫度。 ② Q放 =cm(t0-t)=cm△t降 ③ Q吸 = Q放 ( ※ 關系式 ) 17.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會消滅,也不會創生,它只會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在轉化和轉移過程中,能量的總量保持不變。 第三章 內能的利用 熱機 1. 燃燒值(q ):1千克某種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熱量,叫燃燒值。單位是:焦耳/千克。 2. 燃料燃燒放出熱量計算:Q放 =qm;(Q放 是熱量,單位是:焦耳;q是燃燒值,單位是:焦/千克;m 是質量,單位是:千克。 3. 利用內能可以加熱,也可以做功。 4. 內燃機可分為汽油機和柴油機,它們一個工作循環由吸氣、壓縮、做功和排氣四個沖程。一個工作循環中對外做功1次,活塞往復2次,曲軸轉2周。 5. 熱機的效率:用來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和燃料完全燃燒放出的能量之比,叫熱機的效率。的熱機的效率是熱機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 6. 在熱機的各種損失中,廢氣帶走的能量最多,設法利用廢氣的能量,是提高燃料利用率的重要措施。 光的反射 1. 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2. 光的直線傳播:光在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 3. 光在真空中傳播速度最大,是3×108米/秒,而在空氣中傳播速度也認為是3×108米/秒。 4. 我們能看到不發光的物體是因為這些物體反射的光射入了我們的眼睛。 5. 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注:光路是可逆的) 入射光線 法線 反射光線 鏡面 6. 漫反射和鏡面反射一樣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7. 平面鏡成像特點:(1)像與物體大小相同(2)像到鏡面的距離等于物體到鏡面的距離(3)像與物體的連線與鏡面垂直(4)平面鏡成的是虛像。 8. 平面鏡應用:(1)成像(2)改變光路。 第六章 光的折射 1. 光的折射:光從一種介質斜射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一般發生變化的現象。 2. 光的折射規律:光從空氣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質,折射光線與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上;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居法線兩側,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著增大;當光線垂直射向介質表面時,傳播方向不改變。(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3. 凸透鏡:中間厚邊緣薄的透鏡,它對光線有會聚作用,所以也叫會聚透鏡。 4. 凸透鏡成像: (1) (2) (3) F F (1/) (2/) f (1)物體在二倍焦距以外(u>2f),成倒立、縮小的 實像(像距:f<2f),如照相機; (2)物體在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f<2f),成倒立、 放大的實像(像距:v>2f)。如幻燈機。 (3)物體在焦距之內(uL2,平衡時F1F2。特點是費 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 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 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6. 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 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 第十四章 功 1. 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 2. 功的計算:功(W)等于力(F)跟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s)的乘積。(功=力×距離) 3. 功的公式:W=Fs;單位:W→焦;F→牛頓;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機械時,人們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機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說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 5. 斜面:FL=Gh 或 。斜面長是斜面高的幾倍,推力 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螺絲也是斜面的一種) 6. 機械效率:有用功跟總功的比值叫機械效率。 計算公式: 7. 功率(P):單位時間(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計算公式: 。單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物理吧 其實電學考的是很多的,但是真正難的也就是計算題,和黑盒子問題 黑盒子問題一般要先找到突破口 然后進一步分析 計算題就是套公式 把公式記牢就沒什么問題 其次呢是力學 力學要注意選擇題和實驗題 選擇題容易丟解 實驗題注意語言的嚴密性 比如控制變量法什么的 力學計算題最難的就是浮力問題 你中點看看浮力 浮力就要記住阿基米德公式F浮=p液·g·V排 還有一些技巧性的公式 比如p物/p液=V排/V物 這兩個考的最多 光學聲學題多是很簡單的 注意畫圖的時候標箭頭和虛線實線問題 注意看看折射 色散和散射一般不會考 但是你還得看看物理書 畢竟是書上的知識 萬一考了你就揀著了 大氣壓強和液體壓強問題主要考選擇 一般不會太難 把基礎知識抓牢就行了 物理: 主要記憶課本中的公式,定義(重在理解不是死記硬背),對課本上的試驗要重看一遍,要理解,要完整,就是把書上的試驗都填全就行了,這是考試的重點。物理學分聲學,光學,電學,熱學,力學。就這幾部分。 聲學的重點是原理:音色,音調和響度等; 光學的重點是光的性質:反射,折射,平面鏡原理,透鏡成像(重點)和應用。 電學主要是電流,電壓,電阻的串聯和并聯的性質,電功率,電功,焦耳定律,電磁的性質,現象,試驗,單位換算(這里會出大量的題,是重點),公式要熟,變形公式用的要快。 熱學主要是物態變化,熱力學公式的應用;給你補充一個書上沒有但考試考的公式:Q=mq,這是固體熱量的計算公式。Q是熱量,m是質量,q是熱值 力學比較多:簡單機械(包括杠桿,滑輪,輪軸,斜面,功,功率,能量轉化等)主要把公式,導出公式,公式間的互化等掌握住,實驗方法和結論。 第六章 一.透鏡 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 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 焦點:與主光軸平行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F點會聚,F點叫作凸透鏡的焦點。 焦距:焦點到凸透鏡光心的距離叫焦距。 焦距越小的透鏡,會聚(或發散)作用越明顯。 二.凸透鏡成像規律。 物距 像距 像的性質 正立或倒立 放大或縮小 虛像或實像 u>2f 2f>v>f 倒立 縮小 實像 u=2f v=2f 倒立 等大 實像 2f>u>f v>2f 倒立 放大 實像 uF2) 五.二力平衡 1.物體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叫做平衡。平衡的物體所受的力叫做平衡力。 2.如果物體只受兩個力而處于平衡狀態叫做二力平衡。 3.二力平衡的條件: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兩個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線上,我們就說這兩個力彼此平衡。 4.受平衡力時,物體所受合力為零。在平衡力作用下物體運動狀態不變。 六.牛頓第一定律 1.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時候,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這個規律叫做牛頓第一定律,也稱慣性定律。 2.物體操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叫做慣性。 第八章 一.壓力 1.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的力叫壓力。 2.壓力的作用效果:使物體發生形變。 3.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壓力的大小;受力面積的大小。 4.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向下。 二.壓強 1.意義: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義:作用在物體單位面積上的壓力叫做壓強。 3.公式:P=F/S;(壓強=壓力/受力面積) 4.單位:帕斯卡。Pa 1Pa=1N/m2,表示:每平方米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為1牛。 5.增大壓強的方法: 壓力一定,減小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一定,增大壓力。 6.減小壓強的方法: 壓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積; 受力面積一定,減小壓力。 三.液體內部壓強 1.液體內部壓強的產生原因:液體受到重力,液體具有流動性。 2.液體內部壓強的規律: (1) 液體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2) 在液體內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壓強相等; (3) 液體內部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 液體內部的壓強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3.液體內部壓強計算工式:P= 4.連通器:上部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做連通器。 連通器的特點:如果連通器中只裝一種液體,那么液體靜止時連通器各容器中液面總是相平的。 連通器的應用:下水道的回水管;水塔的供水系統;水位計;牲畜自動飲水器等。 四.大氣壓強 1.空氣內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這個壓強叫做大氣壓強。 2.證明大氣壓存在的著名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 測出大氣壓值的實驗:托里拆利實驗。 3.1個標準大氣壓=760mm水銀柱(所產生的壓強)=1.01×105Pa 4.影響大氣壓的因素 ①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在海拔2000m以內,每升高12m,大氣壓約下降133Pa(1mm水銀柱)〕 ②在溫度不變的條件下,一定質量的氣體,體積減小壓強就增大,體積增大壓強就減小。 ③大氣壓還與天氣,溫度等條件有關。 5.大氣壓的應用: 活塞式抽水機;離心式 是轉載的!

物理高一知識點歸納

1)平拋運動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豎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豎直方向位移:y=gt2/2
5.運動時間t=(2y/g)1/2(通常又表示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與水平夾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與水平夾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豎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拋運動是勻變速曲線運動,加速度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勻速直線運與豎直方向的自由落體運動的合成;
(2)運動時間由下落高度h(y)決定與水平拋出速度無關;
(3)θ與β的關系為tgβ=2tgα;
(4)在平拋運動中時間t是解題關鍵;(5)做曲線運動的物體必有加速度,當速度方向與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時,物體做曲線運動。
2)勻速圓周運動
1.線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與頻率:T=1/f 6.角速度與線速度的關系:V=ωr
7.角速度與轉速的關系ω=2πn(此處頻率與轉速意義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單位:弧長(s):米(m);角度(Φ):弧度(rad);頻率(f):赫(Hz);周期(T):秒(s);轉速(n):r/s;半徑(r):米(m);線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個具體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還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終與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圓心;
(2)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變速度的方向,不改變速度的大小,因此物體的動能保持不變,向心力不做功,但動量不斷改變。

高二物理電和磁知識點總結

電學知識總結 一, 電路 電流的形成: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任何電荷的定向移動都會形成電流). 電流的方向:從電源正極流向負極. 電源:能提供持續電流(或電壓)的裝置. 電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如干電池是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發電機則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 有持續電流的條件:必須有電源和電路閉合. 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人體,大地,鹽水溶液等. 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純水等. 電路組成: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 路有三種狀態:(1)通路:接通的電路叫通路;(2)開路:斷開的電路叫開路;(3)短路:直接把導線接在電源兩極上的電路叫短路. 電路圖:用符號表示電路連接的圖叫電路圖. 串聯:把元件逐個順序連接起來,叫串聯.(任意處斷開,電流都會消失) 并聯:把元件并列地連接起來,叫并聯.(各個支路是互不影響的) 二, 電流 國際單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 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 測量電流的儀表是:電流表,它的使用規則是:①電流表要串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 "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流不要超過電流表的量程;④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而把電流表連到電源的兩極上. 實驗室中常用的電流表有兩個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電流值是0.1安. 三, 電壓 電壓(u):電壓是使電路中形成電流的原因,電源是提供電壓的裝置. 國際單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 測量電壓的儀表是:電壓表,使用規則:①電壓表要并聯在電路中;②電流要從" "接線柱入,從"-"接線柱出;③被測電壓不要超過電壓表的量程; 實驗室常用電壓表有兩個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電壓值是0.5伏. 熟記的電壓值:①1節干電池的電壓1.5伏;②1節鉛蓄電池電壓是2伏;③家庭照明電壓為220伏;④安全電壓是:不高于36伏;⑤工業電壓380伏. 四, 電阻 電阻(r):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如果對電流的阻礙作用越大,那么電阻就越大,而通過導體的電流就越小). 國際單位:歐姆(ω);常用:兆歐(mω),千歐(kω);1兆歐=103千歐; 1千歐=103歐. 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r與它的u和i無關). 滑動變阻器: 原理: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 作用:通過改變接入電路中的電阻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 銘牌:如一個滑動變阻器標有"50ω2a"表示的意義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2a. 正確使用:a,應串聯在電路中使用;b,接線要"一上一下";c,通電前應把阻值調至最大的地方. 五, 歐姆定律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公式: 式中單位:i→安(a);u→伏(v);r→歐(ω). 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須是在同一段電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兩個量就可求另一個量;③計算時單位要統一. 歐姆定律的應用: ①同一電阻的阻值不變,與電流和電壓無關,其電流隨電壓增大而增大.(r=u/i) ②當電壓不變時,電阻越大,則通過的電流就越小.(i=u/r) ③當電流一定時,電阻越大,則電阻兩端的電壓就越大.(u=ir) 電阻的串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串聯,串得越多,電阻越大) ①電流:i=i1=i2(串聯電路中各處的電流相等) ②電壓:u=u1 u2(總電壓等于各處電壓之和) ③ 電阻:r=r1 r2(總電阻等于各電阻之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串聯,則有r總=nr ④ 分壓作用:=;計算u1,u2,可用:; ⑤ 比例關系:電流:i1:i2=1:1 (q是熱量) 電阻的并聯有以下幾個特點:(指r1,r2并聯,并得越多,電阻越小) ①電流:i=i1 i2(干路電流等于各支路電流之和) ②電壓:u=u1=u2(干路電壓等于各支路電壓) ③電阻:(總電阻的倒數等于各電阻的倒數和)如果n個等值電阻并聯,則有r總=r ④分流作用:;計算i1,i2可用:; ⑤比例關系:電壓:u1:u2=1:1 ,(q是熱量) 六, 電功和電功率 1. 電功(w):電能轉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電功, 2.功的國際單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時),1度=1千瓦時=3.6×106焦耳. 3.測量電功的工具:電能表 4.電功公式:w=pt=uit(式中單位w→焦(j);u→伏(v);i→安(a);t→秒). 利用w=uit計算時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電路;②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③已知任意的三個量都可以求出第四個量.還有公式:=i2rt 電功率(p):表示電流做功的快慢.國際單位:瓦特(w);常用:千瓦 公式:式中單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 利用計算時單位要統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則p的單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時,t用小時,則p的單位是千瓦. 10.計算電功率還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 11.額定電壓(u0):用電器正常工作的電壓.另有:額定電流 12.額定功率(p0):用電器在額定電壓下的功率. 13.實際電壓(u):實際加在用電器兩端的電壓.另有:實際電流 14.實際功率(p):用電器在實際電壓下的功率.

以上就是物理高二知識點總結的全部內容,..。

猜你喜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川县| 隆安县| 五常市| 延吉市| 仪征市| 水富县| 晋宁县| 壶关县| 昌江| 新晃| 绥阳县| 万安县| 承德县| 出国| 潢川县| 汉川市| 应用必备| 马鞍山市| 成安县| 天等县| 阜南县| 渝北区| 昔阳县| 凤冈县| 亳州市| 宜州市| 房山区| 华池县| 北碚区| 丰县| 上饶县| 九龙城区| 历史| 民丰县| 洞口县| 原阳县| 东阳市| 年辖:市辖区| 庄河市| 道真| 庄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