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低頻?1、低頻 (1)從40Hz-80Hz這段頻率稱為低頻。這個頻段的樂器有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2)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那么,高中低頻?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人耳的聽覺范圍是20-20KHZ.
HF:6-16kHz,影響音色的表現力、
解析力
。
MIDHF:600Hz~6kHz,影響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MIDHF:200~600Hz,影響音色和力茺和結實度。
LF:20~200Hz,影響音色的混厚度和豐滿度。
至于高中低頻要調到多少合適這個就要不好說了,,每個人欣賞水平和角度不一樣,沒有什么標準,主要是看自己。
常用的
頻點
:(僅供參考)
50Hz提升2--3db,給人強烈的震撼感
60Hz提升,強化聲音的力度,給人震撼感,不宜多提升
50,100Hz是交流頻點,提升是慎重
100--200Hz
衰減3-6db,清晰度提高
100Hz以下衰減6--12db,可增加語言的清晰度
100--300Hz提升3--5db增加音樂的豐滿度
例如:主持人
李湘
250--500Hz
提升3-6db,渾厚,溫暖
例如:主持人
趙忠祥
300--500Hz提升4--5db增加音樂的力度
330Hz給人以聲音的堅實感使低音柔和豐滿,但不易過多提升,會產生“浴室效應”
500Hz對力度影響很大,提升2-4db給猜帆人親切感和
縱深感
800--3KHz
提升3-6db,
穿透力增強.也更適合現在的TECHNO,TRANCE,HARD
BASS,
PROGRESSIVE
但是800Hz處提升要特別慎穗敗雹重,這個頻點提升后會有嘈雜和狹窄感
1--1.5KHz提升4--5db聲音的亮度與層次有所增進,音色既明亮又滑爽,尤其對男聲
尤為明顯
2--4KHz提升2--4db能增加人聲的亮度
3KHz--10KHz
提升3-6db,
齒音
,增強現場感,但是也有一部分不適合提升
3KHz提升過多會產生
聽覺疲勞
4KHz處宜衰不宜提
5KHz提升6db可使聲音的音量好象增加了3db,如衰減
混合聲
的5KHz分量,會使聲音的距離感變遠
6.8KHz提升過高會產生尖叫聲,特別是接有話筒的擴音,會引起高頻反饋
嘯叫
8KHz以上稍加提升就能增強聲音層次和色彩感
10KHz
以上個頻段枯衡最好不要提升或不要提升過高,要控制在3db以內,如感到高頻段量感不足,可在均衡后加接音色
激勵器
來補償。
1、低頻
(1)從40Hz-80Hz這段頻率稱為低頻。這個頻段的樂器有大鼓、低音提琴、大提琴、低音巴松管、巴松管、低音伸縮號、低音單簧管、土巴號、法國號等。
(2)這個頻段就是構成渾厚低頻基礎的大功臣。通常,一般人會將這個頻段誤以為是極低頻,因為它聽起來實在已經很低了。
(3)如果這個頻段的量感太少,豐潤澎湃的感覺一定沒有;而且會導致中高頻、高頻的突出,使得聲音失去平衡感,不耐久聽。
2、中頻
(1)從160Hz-1280Hz橫跨三個八度(320Hz、640Hz、1280Hz)之間的頻率我稱為中頻。這個頻段幾乎把所有樂器、人聲都包含進去了,所以是最重要的頻段。大家對樂器音域的最大誤解也發生在此處。
(2)例如小提琴的大半音域都在這個頻段,但一般人卻誤以為它很高;不要以為女高音音域吵拿很高,一般而言,她的最高音域也才在中頻的上限而已。
3、高頻
(1)從2560Hz-5120Hz這段頻域稱之為高咐正頻。這段頻域對于樂器演奏而言,已經是很少有機會涉入了。
(2)因為除了小提琴的音域上限、鋼琴、短笛高音域以外,其余樂器大多不會出現在這個頻段中。從喇叭的分頻點中,可以發現到這段頻域全部都出現在高音單體中。
(3)當耳朵靠近高音單體時,所聽到的不是樂器的聲音,而是一片嘶嘶聲。
并非樓上那么說,高中低頻的分布雖然說法很多,但是還是比較嚴謹的,
照美國TAS與Stereophile的分法很簡單,他們把高、中、低每段再細分三小段,也就是變成「較低的中頻、中頻、較高的中頻」分法。這種分法就像十二平均律一般,相當規律化。不過用在中國人身上就產生了一些翻譯上的小問題,如「較低的中頻」我們稱作「中低頻」還是「低中頻」?那么較高的低頻呢?「高低頻」嗎?對于中國人而言,老外這種分法恐怕行不通。因此很早以前我便參考樂器的頻寬,以及管弦樂團對聲音的稱呼,將20Hz-20KHz的頻率分為極低頻、低頻、中低頻、中頻、中高頻、高頻、極高頻等七段。這七段的名詞符合一般中國人的習慣稱呼,而且易記,不會混淆。
1.極低頻
從20Hz-40Hz這個八度稱為極低頻。這個頻段內的樂器很少,大概只有低音提琴、低音巴松管、土巴號、管風琴、鋼琴等樂器能夠達到那么低的音域。由于這段極低頻并不是樂器的最美音域,因此作曲家們也很少將音符寫得那么低。除非是流行音樂以電子合成器刻意安排,否則極低頻對于音響迷而言實在用處不大。有些人誤認一件事情,說雖然樂器的基音沒有那么低,但是泛音可以低至基音以下。其實這是不正確的,因為樂器的基音就是該音最低的音,音只會以二倍、三倍、四倍、五倍…等的往上爬高,而不會有往下的音。
調音臺高中低音根據主持人來調,高音高了容易尖叫,中音是調清晰度的,音太重了聲音會很悶。
1.在調音臺每一路輸入通道上都有一組均衡旋鈕:HIGH--高頻;MID--中頻;LOW--低頻,它們都稱之為擱架式帆褲均衡,即中央頻率是固定的。更高檔調音臺會有選頻旋鈕。
2.高中低頻率旋鈕向左(順時針)旋起時,對應的頻段就會得到提升,反之衰減。
3.一般情況下頻率旋鈕應在中間位置,確實需要調節時再做調節,原則不要盲目亂調。
4.監聽按鍵PFL(Pre-FadeListen的縮定):衰減前的監聽,按下它,用耳機插在調音臺的耳機插孔便能聽見該路推子前的聲音信號。
5.接通按鍵On:按下它,該路聲音信號接入液行調音臺進行混合。
6.L-R按鍵:按下它,該路聲音信號經推子、PAN之后送往左右聲道母線。
7.1-2按鍵:按下它,該路聲音信號經推子和PAN之后送往編組母線1和2。
8.3-4按鍵:按下它,該路聲音信號經推子和PAN之后送往編組母線3和4。
擴展資料:
調音臺的種類,根據使用目的和使用場合的不同,調音臺分為以下幾種:
(1)立體聲現場制作調音臺(Stereo Field Production Console)
(2) 錄音調音臺(Recording Console)
(3) 音樂調音臺(Music Console)
(4) 數字選通調音臺(Digital Routing Mixing Console)
(5)帶功放的調音臺(Powered Mixer)
(6)無線廣播調音臺(On Air Console)
(7)劇場調音臺(Theatre Console)
(8)擴聲調音臺(P.A. Console)
(9)有線廣播調音臺(Wired Broadcast Mixer)
(10)便攜式調音臺(Compact Mixer)
參考資料:鬧轎嘩-調音臺的種類
20--2KHZ,基本上是耳朵能接受的范圍!!但是認為每個歌曲、曲子性質不同,高中低的頻率瞎轎設置也不會一樣。個人以為自己聽著很舒服的狀磨拿肆態是最好的,所以邊調整邊聽,找到自己的敏棚最好感覺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高中低頻的全部內容,1、低頻:200赫茲以下,為低頻。50赫茲以下,一般稱為“極低頻”的頻段;2、中頻:200-6000赫茲的中間頻段。即為中頻;3、高頻:6000赫茲以上,一直延伸到大約2萬赫茲。頻率,是單位時間內完成周期性變化的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