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120個 需要的話,給你發(fā)過去高考120個文言實詞詞義及課文例句整理1、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hù))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5、那么,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1. 求高考120個文言文常用實詞和18個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高考文言虛詞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與 十六、則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連詞:可連結(jié)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高凱凳系。
(1)、表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和”或“及”或“又”。
如: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孫察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
(《韓非子?說林》) 劍閣崢嶸而崔嵬。(《蜀道難》) 蟹六跪而二螯。
(《勸學(xué)》)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遞進(jìn)關(guān)系。
可譯為“并且”或“而且”。如: 夫趙強(qiáng)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
(《廉頗藺相如列傳》)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 (3)、表承接關(guān)系。
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就”“才”“接著”。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
(《石鐘山記》) (4)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勺g作“但是”“卻”。
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
(《勸學(xué)》)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5)表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作“如果”、“假如”。
120個文言實詞
愛
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hù))
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 《阿房宮賦》
譯文:秦統(tǒng)治者愛好繁華奢侈,人民百姓也都顧念自己的家
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
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
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愛慕,欣賞)
6古之遺愛也(恩惠)
譯文:(子產(chǎn)執(zhí)政之道,)正是古人遺留下的恩惠啊
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
安
1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安穩(wěn))
2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譯文:為什么把我放在安全清閑的地方。)《失街亭》
3然后得一夕安寢(安逸)
4則宜撫安,與結(jié)盟好(安撫,撫慰) 《赤壁之戰(zhàn)》
譯文:就應(yīng)當(dāng)安慰他們,與他們結(jié)盟友好
5離山十里有王平安營(安置、安放)
6將軍迎操,欲安所歸乎(譯文:將軍您迎順曹操,想要得到一個什么歸宿呢)
7衣食所安(譯文:衣服、食品這些養(yǎng)生的東西)
8既來之,則安之(使---安)
9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安全、安定、安穩(wěn))《季氏將伐顓臾》
譯文:不必?fù)?dān)心財富不多,只需擔(dān)心財富不均;不必?fù)?dān)心人民太少,只需擔(dān)心不安定。
被
1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蒙受,遭受)《論積貯疏》
譯逗鄭文:年成有好壞(荒年、豐年),(這是)大自然常有的現(xiàn)象,夏禹、商湯都遭受過
2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表示被動)
3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
4被發(fā)行吟澤畔(通“披”披散)
5一日晝寢帳中,落被于地(被子)
6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shù)州(覆蓋)
譯文:大雪越過南嶺。
1. 高中文言實詞120個
高中教材文言實詞例析 (高考120個文言實詞) 1.愛本義是悲哀、傷心。
用作動詞: (1)愛護(hù),體貼。如: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師說》) (2)珍惜,愛惜。如:倘使三國各愛其地……(《六國論》) (3)喜愛。
如:予獨愛蓮之出于淤泥而不染。(《愛蓮說》) (4)吝嗇,舍不得。
如:百姓皆以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2.安本義是安靜。
(1)用作形容詞,意為“安全”“安定”“安穩(wěn)”。如: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
(《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2)用作動詞,意為“安身”“養(yǎng)生”。如: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曹劌論戰(zhàn)》) 附虛詞用法: (1)用作疑問副詞。出現(xiàn)在疑問句中,置于動詞之前,作狀語。
相當(dāng)于“怎么”“怎樣”。如: A.君安與項伯有故?(《鴻門宴》) B.安得廣廈千萬間……(《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2)用作疑問代詞。
用在疑問句中作賓語,置于動詞之前。相當(dāng)于“什么”“哪里”。
如: A.沛公安在?(《鴻門宴》) B.君謂計將安出啟態(tài)?(《隆中對》) 3.被本義指一種睡衣。 (1)用作動詞,意為“蒙受”“遭受”“受到”。
如: A.忠而見疑,信而被謗。(《屈原列傳》) B.妝成每被秋娘妒。
高考文言虛詞18
一、而 二、何 三、乎 四、乃 五、其 六、且
七、若 八、所 九、為 十、焉 十一、也 十二、以
十三、因 十四、于 十五、與 十六、則 十七、者 十八、之
一、【而】
1、連詞:可連結(jié)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
(1)、表并列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和”或“及”或“又”。如:
聞善而不善,皆以告其上。(《墨子?尚同》)
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難師于老馬與蟻。(《韓非子?說林》)
劍閣崢嶸而崔嵬。(《蜀道難》) 蟹六跪而二螯。(《勸學(xué)》)
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fù)趙。(《廉頗藺相如列傳》)
(2)、表遞進(jìn)關(guān)系??勺g為“并且”或“而且”。如:
夫趙強(qiáng)而燕弱,而君幸于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勸學(xué)》)
(3)、表承接關(guān)系。一般不譯,有時譯作 “就”“才”“接著”。如: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巧碼凳水上。(《石鐘山記》)
(4)表轉(zhuǎn)折關(guān)系。可譯作“但是”“卻”。如: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青,取之于藍(lán),而青于藍(lán)。(《孝旅勸學(xué)》)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
(5)表假設(shè)關(guān)系,可譯作“如果”、“假如”。
1. 高中文言文必背實詞、虛詞及其意思
【實詞】實詞有實在意義,能夠單獨充當(dāng)句子成分一般能單獨回答問題。 實詞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代詞六類。在文言文中,實詞是大量的,掌握較多的文言實詞,是提高閱讀文言文能力的關(guān)鍵。學(xué)習(xí)文言實詞,應(yīng)特別注意它在語法上的三個主要特點:一是一詞多義,二是詞義的古今變化,三是詞性的活用。
【虛詞】虛詞沒有實在意義,一般不能充當(dāng)句子成分,不能單獨回答問題。(少數(shù)副詞如“不”、“也許”、“沒有”等可以單獨回答問題),只能配合實詞造句,表示種種語法關(guān)系。虛詞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五類。文言虛詞在整個文言詞語中雖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語法作用卻很大。
2. 高中語文常考的一百三十個文言實詞
120個 需要的話,給你發(fā)過去高考120個文言實詞詞義及課文例句整理1、愛1、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愛護(hù))2、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歡,愛好)3、齊國雖褊小我何愛一牛(愛惜,吝惜)4、向使三國各愛其地(愛惜,吝惜)5、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愛慕,欣賞)6、古之遺愛也(恩惠)7、愛而不見,搔首躑躅(隱蔽,躲藏)2、安1、風(fēng)雨不動安如山?(安穩(wěn))2、何故置某于安閑之地。
以上就是高考語文文言文實詞的全部內(nèi)容,高考的文言文實詞分析 鄙 1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貧,其一富(邊界地方)2鄙賤之人,不知寬之至此也(庸俗,淺陋,鄙俗)3鄙人不知忌諱。(鄙人,復(fù)合詞,自稱的謙辭)4孔子鄙其小器(輕視)兵 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