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高考2019語文考題?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語文科目考試在全市19個考區75個考點順利開考;同時,2019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語文科目考試也在全市24個考點順利開考。市教委倪閩景副主任考前一天前往徐匯中學督查,那么,春季高考2019語文考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春季高考必備古詩文如下:
1、《離騷》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注釋:
時光迅速逝去不能久留,四季更相代謝變化有常。我想到草木已由盛到衰,恐怕自己身體逐漸衰老。
賞析:
全詩的主題思想,即通過詩人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終生的描寫,強烈地抒發了他遭讒被害的苦悶和矛盾的心情,表達了他為國獻身的精神,以及與國家同休戚共存亡的深摯的悉敗愛國主義和同情人民的感情,表現了他勇于追求真理和光明、堅持正義和理想的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
同時也深刻地揭睜手顫露了以楚君為首的楚國貴族集團腐朽黑暗的本質,抨擊他們顛倒是非、結黨營私、讒害賢能、邪惡誤國的罪行。
2、《氓》
乘彼桅垣,以望復關。不見復關,泣涕漣漣。既見復關,載笑載言。爾卜爾簽,體無咎言。以爾車
來以我賄遷。
注釋:
我曾登那缺墻上,遙望復關盼情郎。望穿秋水不見人,心中焦急淚汪汪。既見郎從復關來,有笑有
說心歡暢。你快回去占個封,卦無兇兆望神幫。拉著你的車子來,快用車子搬嫁妝。
賞析:
這首詩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它最大的藝術成就在于塑造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首先是棄婦的形象,她本是一個純潔、善良的美貌少女,詩中用”桑之未落,其葉沃若"形象地寫出了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
山東春季高考科目采用“知識+技能”模式,“知識”部分考4科,為語文、數學、英語及專業知識;“技能”部分考專業基本技洞渣塌能。只報考“3+4”轉段考生的文化基礎考試科目為春季高考的語文、數學、英語三科;兼報“3+4”轉段和春季高考的考生除參加上述三科考試外,還要參加所選報春季高考專業類別的專業知識考試和技能測試。
春季高考都有的專業
2018年山東省春季高考招生計劃含本、專科(梁信高職)招生計劃,分為農林果蔬、畜牧養殖、土建、機械、機電一體化、電工電子納圓、化工、服裝、汽車、信息技術、醫藥、護理、財經、商貿、烹飪、旅游服務、文秘服務、學前教育共18個專業類別,考生任選其一報考。
前幾年,山東省教育招生考試院會根據往年各專業報考情況及社會崗位需求,調整專業設置,比如2015年的師范教育專業,近兩年就被取銷了。而2016年和2017年都是19個專業類別,18年采礦技術合并到土建大類中分為土建(采礦技術方向)和土建類。
山東春考技能考試內容內容如下:
一、語文120分
1、考題內容:語言知識、語言表達、文學文化常識、詩詞、現代文閱讀、古詩文閱讀、寫作。
2、考題題型:單選題,填空、簡答、寫作。
3、難易程度:課本內水平。
二、數學120分
1、考題內容:代數、三角函數、平面幾何解析、立體幾何、概率與統計。
2、考題題型:單選題、填空、解答題、證明題。
3、難易程度:普通高中會考難度水平上下。
三、英語80分
1、考題內容:英語知識運用、閱讀理解、情景對話、短文填空、職場應用。
2、難易程度:等同于初三高一水平,高于中考低于會考。
四、專業知識200分
1、考題題型:選擇題,簡答題、分析論述題、綜合應用題。
2、難易程度:等同文理綜,基本與歷年真題題型一致。
五、專業技能230分
、考題題型:全部為基礎技能,0基礎經過培訓都可以獲得高分,所設專業技能成績都可取得約220分,或高于全省平均線30分以上。
2、難易程度:考2~3項察猜絕,考試內容會在考前一周公布樣題,部分專業考場進行抽簽,例如,學前教育,考前一周知道鋼琴考試曲目,正式考試時在考場進行具體曲目抽取,然后進行表演。
春考:
2023春考實行“文化素質+專業技能”考試模式。
1月4日上午9:00,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試語文科目考試在全市19個考區70個考點順利開考;同時,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察敗格性考試語文科目考試也在全市19個考點順利開考。
春考于1月4日至6日進行,其中4日上午考語文,下午考數學;5日上午考外語筆試(含聽力),6日考外語聽說測試。此外,1月5日至6日還將進行2020年統一高考外語科目考試(1月)。合格考于1月4日、5日、11日、12日進行,其中4日上午考語文,下午考數學;5日上午考外語筆試,下午考外語聽說測試;11日至12日還將進行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門科目的合格性考試。
春考語文科目寫作題目如下:
點評專家:姚為洲 上海市語文特級教師
2020年春考上海卷作文題是:“有人說,沒有事實的看法是空洞的,沒有看法的事實是無力的。對此你有怎樣的思考?”——這依舊是一道“命意式”作文題。
春考上海卷作文題的題型自成體系。2017—連續三年“命意式”作文題:“沒有哪一片土地不值得我關注”(2017)“事情是怎樣,它還是怎樣,世界自有其原則”(2018)“在陽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陽光的能力”(2019)。今年依舊——試題給考生一個立意,由考生作詮釋。
“在陽光里生活,需要有步入陽光的能力。”這句意蘊豐富的話引起了你怎樣的思考?
請就此寫一篇文章,題目自擬,不少于800字。
已經在陽光里了,為何還需要步入其中的能力?如果我們從隱喻的角度來思考的話,這句話還真是意蘊豐富,大有文章可做。
陽光可以酷烈,也可以溫暖,但語言習慣告訴我們,所謂“在陽光里生活”者,通常意指一種令人幸福的情景。
但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值得玩味的“誤解”。陽光畢竟是外在的,幸福卻是人的內在感受。兩者的轉換,是無條件的么?
幸福因人不同,無可定義,但仍可分類培殲。
通常,豐富的物質、慈祥的父母、成功的事業、他人的贊美等會給我們帶來一種主觀的幸福感。這一切是如此自然而然地發生,以至于我們幾乎認為這些外在的東西轉化為幸福是無條件的。
也許正因此,我們在接受學校和家庭教育時,聽到的關鍵詞通常是“珍惜”“感恩”一類。這些詞所屬的概念是“態度”,或者說是“原則”,但不是“能力”。
嚴格來說,體驗這種幸福我們需要在某個具體的文化圈里生活,通過長期地觀察和交流,在無意識中獲得價值觀,從而培養出一種“文化認同的能力”,學會將身邊的事物與自己本能的喜樂悲愁分別聯系起來。
我們必須認識到這的確是一種后天的能力,但這種能力的獲得很復雜卻并不費事,我們一般在不知不覺中就做到了。
以上就是春季高考2019語文考題的全部內容,陽光可以酷烈,也可以溫暖,但語言習慣告訴我們,所謂“在陽光里生活”者,通常意指一種令人幸福的情景。但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值得玩味的“誤解”。陽光畢竟是外在的,幸福卻是人的內在感受。兩者的轉換,是無條件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