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世界歷史?近現代史:世界兩次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時期(美蘇對抗、東歐劇變等)亞非拉國家的獨立運動 科技和信息革命(計算機、互聯網等)當代世界:全球化和國際組織(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持續的沖突與合作(冷戰后的戰爭和合作關系)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新興經濟體崛起、那么,高中世界歷史?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同學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一定會學習世界歷史的,那么同學們對世界歷史總結好了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的高中世界歷史知識點總結,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中世界歷史知識點總結一
(1)世界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埃及
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在非洲的尼羅河兩岸陸續出現了幾十個奴隸制小國。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古代埃及國王的陵墓金字塔是權力的象征,它們是古代埃及的文明標志之一,是人類文明的杰出成就。國王胡夫的金字塔最大,其中獅身人面像金字塔是國王哈佛拉的陵墓。
(2)四大文明古國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國,有非洲的古埃及和亞洲的古巴比倫、古印度和古中國。這四個古國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因為這四個國家最先由原始社會進入奴隸社會。
(3)古巴比倫王國
在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它形似一彎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 ”之稱。公元前3500年出現國家。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今伊拉克一帶),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制定了一部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法典,《漢謨拉比法典》是世界現存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空中花園”是古巴比倫國的杰作)
(4)居魯士、大流士、雅利安人、阿育王
居魯士:古代波斯帝國的締造者,(公元前550—529年在位)是波斯皇帝。
第三部世界近現代史
一、新航路的開辟和早期殖民活動
(一擴張的時代(15-17世紀中期)
原因:經濟根源:西歐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資本主義萌芽,
要求擴大對外市場
社會根源:西歐出現“尋金熱”
直接原因:商業危機:奧斯曼帝國控制(東地中海地區)、切
斷了傳統商路(東西之間的商路)
條件:客觀原因:西歐生產力的發展,知識的進步,科學
技術的發展—必要條件
1造船、航海技術發達2.羅盤針傳入歐洲3天文地理知識進步
你好,按照時間順序,高中世界歷史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古代史:
古代文明(早期文明,如古埃及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印度河谷文明、古中國文明等)
古希臘和羅馬文明
中世紀:
歐洲封建制度
伊斯蘭文明(阿拉伯帝國、奧斯曼帝國等)
南亞和東南亞文明(印度、東南亞諸國等)
東亞文明(中國、日本、韓國等)
文藝復興和大航海時代:
文藝復興運動
大航海時代和探險家的發現
近代史:
宗教改革(宗教改革運動、新教和天主教的對立)
經濟革命和工業化(英國工業革命等)
殖民擴張和帝國主義(歐洲列強的殖民和帝國主義活動)
美國獨立戰爭和法國大革命
19世紀的變革和沖突:
法國拿破侖時期
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中國的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起義
日本的明治維新
近現代史:
世界兩次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
冷戰時期(美蘇對抗、東歐劇變等)
亞非拉國家的獨立運動
科技和信息革命(計算機、互聯網等)
當代世界:
全球化和國際組織(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等)
持續的沖突與合作(冷戰后的戰爭和合作關系)
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新興經濟體崛起、科技進步等)
這只是世界歷史的一個簡要概述,在實際學習中可能會進一步細分和深入研究不同的歷史事件和時期。不同學校或地區的教學大綱可能有所不同,教師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教學安排。
自己去查書吧,我學的是人教版,有三本必修,兩本選修。必修書是有關于人文史,經濟史,政治史。必修一是政治史(政治制度),必修二是經濟史(經濟發展),必修三是人文史(思想文化)。選修是《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歷史重大改革回眸》(貌似是,不記得了,年代久了)。估計必修三對你有用
高中歷史世界歷史學習方法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構建時間線:
建立清晰的歷史時間框架,將重要歷史事件按照時間順序串聯起來,有助于理解歷史發展的脈絡和因果關系。
比較與聯系:
對比不同國家、地區在同一時期的歷史發展,分析異同點,理解全球歷史背景下的局部特征。
尋找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如貿易路線、文化交流、戰爭影響等,以更全面地把握歷史發展的全貌。
深入分析原因與影響:
探究歷史事件發生的深層次原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因素。
分析歷史事件對歷史進程和人類社會的長遠影響,培養批判性思維和歷史分析能力。
結合史料學習:
閱讀原始史料,如歷史文獻、書信、日記等,以第一手資料為基礎,增強歷史學習的真實感和深度。
利用歷史地圖、圖表、圖片等輔助材料,直觀展示歷史事件和地理分布,加深對歷史的理解。
以上就是高中世界歷史的全部內容,高中歷史世界歷史知識3拜占庭帝國和《查士丁尼法典》一、拜占庭帝國(東羅馬帝國),1、疆域:涵蓋希臘、亞洲西部、非洲北部2、全盛:查士丁尼時期,編成《查士丁尼法典》3、衰落:阿拉伯的進攻以及十字軍東征4、滅亡: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滅拜占庭帝國。5、歷史地位:創造了獨特的拜占庭文化;保存大量希臘羅馬文化。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